華爲救徠卡 一場消費主義的諷刺

所謂消費主義,是指一種鼓吹在大衆生活層面上進行高消費的價值觀念、文化態度或生活方式。

消費主義只是一種價值觀,無所謂好壞,在社會大環境下,我們需要通過消費主義融入社會、融入人羣、融入社會關係之中,但是也應該認識到,不應該由消費主義綁架我們的生活,利用消費主義讓我們過的更好,而不是任由消費主義掏空我們的錢包透支我們的未來。

從這個角度來看這樣的一條新聞“華爲救了徠卡”,說是因爲徠卡抱上了華爲的大腿,因爲華爲給了一大筆轉讓費用,所以讓徠卡起死回生,現在華爲沒落了,所以徠卡抱上了小米的大腿,小米給徠卡續命。

這不就是“天朝上國”的思想麼,換個說法就是,大清的琦善跟道光皇帝說,如果沒有我們的大黃、茶葉等就會將夷人活活憋死。(因爲茶葉、大黃有通便的效果,當時清朝人認爲英國人吃牛羊肉,這些食品難以消化,如果不喝茶,就無法排泄)

代入一下,沒了我們的華爲和小米,德國徠卡就要活活餓死,也就是:沒了我們=洋人要完!

救世主心態不能要呀,危害太大了,毀掉一個人的不是無知和偏見,而是傲慢。

先說一下徠卡,徠卡只是一個造鏡頭的?非也非也,人家的業務很廣泛,徠卡CMM三座標測量儀、徠卡顯微系統、徠卡病理系統,哪個不是一等一的存在,跟你合作鏡頭,人家也是要收版權費的,就算不跟你合作,人家這些業務,也能讓人家過的很滋潤,不存在沒了我們就活不下去一說。

而且全球這麼大的市場,沒了中國市場是損失很大,但並不意味着人家沒有生意可以做了,生產力過剩的年代,不存在外國人造不出來的東西,只是我們的成本低一點,所以人家就給我們造了。當我們的成本提升起來了以後,人家不就妥妥地跑到泰國、越南這些地方去了麼。

另外,從文化的角度上來看,徠卡的等級比華爲更高,按照我的觀點來看,是華爲在蹭徠卡的影響力。

這就是消費主義的潛臺詞“買奢侈品,能讓人認爲,自己的地位得到了提升”。

造鏡頭的很多,佳能、尼康、蔡司,但是從奢侈品的角度來看,也就只有徠卡一家了,那個可樂標也就象徵着,你有錢,你有身份、你有地位,你跟韭菜那就不是一類人。

這是奢侈品最大的作用,不然徠卡的那可樂標怎麼能賣那麼貴,幾萬大幾十萬纔買個那麼小的機器,同樣的價錢,去找其他品牌,人家全程服務加各種高端貨隨便挑。

那就要提出一個問題,到底是什麼定義了奢侈品,爲什麼有些產品能成爲奢侈品,而有些產品,永遠是爲底層勞動人民代言。

答案就是,誰在用這款產品。

剛剛去世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便是徠卡相機的死忠粉。1986年4月發行的一套她60歲生日的紀念郵票上,就有一幅女王手持徠卡M3的照片。

徠卡相機順勢而爲,專門製作了一款機身刻有英國皇室徽號及1986字樣的女皇專屬珍藏版相機,送給伊麗莎白二世作爲60歲壽辰賀禮。

奢侈品之所以能成爲奢侈品,核心就在於——皇室在用。徠卡確實可以說,我是給女王供貨的,能跟大路貨一個貨色麼!

還有,1924年日本皇室指定御木本爲御用首飾;1968年,英國手工皮具品牌Launer獲得英國王室認證,開始向英國王室供貨,1981年,獲得了女王頒發的榮譽勳章;Deakin& Francis是英國一家老牌珠寶和銀器家族企業,在過去的200年裡,這個品牌爲世界各地的名人和皇室設計了1000多個袖釦。

這也是爲啥奢侈品能賣得那麼貴的原因,首先是客戶不差錢,要用最好的料子、最複雜的工藝、最高的逼格,體現出他們客戶的身份和檔次,體現出那種身份的尊貴;至於普通人想買奢侈品,也要花大價錢,因爲能滿足虛榮心,我穿上了昂貴的奢侈品,我就不是一般人了,我用的那都是皇室、上流貴族、名人們用的東西,想要滿足這種幻想,不好意思,得加錢!

話說回來,奢侈品就算貴,花錢就能買,身份地位,那可不是用錢能買得到的。

所以從奢侈品的角度來看,徠卡能給女王供貨,就把華爲甩開一截了,人家可以吹牛逼,我服務的人羣,那能跟你一樣麼!

這也是爲啥華爲加上了徠卡鏡頭,那檔次,那價格就竄上去了,上流社會用的,平民老百姓沒錢?沒錢就掛掛眼科,愛買不買。

這樣也可以解釋,華爲爲啥不跟佳能、尼康合作,就算這兩家鏡頭再好,科技感再強,那種文化上的逼格沒有呀,有的時候品牌的溢價,就體現在階層的差距上了。

我也一直認爲,輕奢品牌,真的很難做起來,因爲定位太尷尬了,輕度奢侈,真的難以理解,你帶了奢侈2個字,就跟普通大衆無緣了,丟掉了最底層的這部分市場,但是你要跟奢侈品拼,又難以擠進上流社會,因爲上流社會纔不要你的輕度奢侈,人家要的是重度奢侈,那種能體現出與衆不同,常人難以想象的花樣奢侈方法,這樣,輕奢產品就不上不下,卡在中間,往下沉市場走嘛,抹不開面子,掉不了那個價,往上走嘛,上面一堆老大哥早把坑位佔完了。

絮絮叨叨說到現在,也要結尾了,在我看來,應該是徠卡給中國品牌加了一層“奢侈品”的文化buff,而中國品牌爲了這層文化buff,必須要付出一定的代價,也就是金錢,大家互惠互利,不存在誰救誰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