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有隱形工廠護身...3中企大買美設備 建10幾座晶片廠

拜登政府考慮停止向三中企出售半導體設備,分析認爲,美此舉「太晚了」。圖爲應用材料公司的一片矽晶圓。(路透)

美國不斷擴大對中晶片禁令,相對也侵蝕美科技業的利潤,部分公司的遊說支出大增,仍未能改變美國政府決策。而華府接連的限制措施似乎未達預期效果,漏洞更成爲華爲得以生存的關鍵。據瞭解,三家中國公司已買數十億美元設備,並在中國建成了十幾家晶片廠,成爲華爲的「隱形工廠」。

美國上週發佈的出口管制措施禁止某些晶片和製造設備運往中國,還禁止出口商在沒有特別許可的情況下向他們輸出某些技術。 但一些分析師表示,這些規則包含的豁免條款可能會削弱它們的力度,而且可能來得太晚了。紐約時報報導,美國當局在考慮停止對三家中國公司出售半導體設備時,遭遇了企業的抱怨。兩名政府官員透露,製造半導體設備的應材、科磊和泛林集團透過向中國公司出售設備,已賺進60億美元,並計劃再出售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設備;且只有美國企業面臨嚴格的出口規範,日本和荷蘭的公司卻能向中國提供技術,既損害了美國公司的利益,同時也未能約束北京。

多位美國官員表示,半導體許多業者一直在努力限制這些規定,以保留一項重要的收入來源。由於討論敏感的政府內部互動或與行業的交流,大多數人要求匿名。

在這一年中,晶片設備公司向國會山莊和白宮派遣了遊說者,建立倡導組織,並資助智庫做出支持其立場的研究,以表明他們的論點。他們給官員們打了幾十通電話,並向民主黨人施壓,警告他們所在選區的失業情況,並要求他們與拜登政府接觸。非營利組織「開放秘密」的數據顯示,自2020年以來,隨着美國收緊技術控制,應材、科磊和泛林集團的遊說支出翻了一倍。

一些美國官員私下表示,遊說削弱了他們最近制定的規則。他們說,遊說助長了反對美國單獨採取行動的論點,並推遲了對某些中國工廠的限制,從而帶來了數十億美元的額外銷售。

雖然最終美國還是推出了新一波晶片禁令,但可能爲時已晚,豁免條款更削弱了禁令力道。報導指出,雖然這些規定將阻止最先進的晶片製造設備運往中國任何地方,但並沒有對幾家中國主要晶片製造商或美國官員最近獲悉的與華爲有聯繫的工廠施加額外的限制。

據瞭解,升維旭技術、深圳鵬欣旭科技(PST)和芯恩(青島)這三家中國公司已購買了數十億美元的美國設備,在中國建成了十幾家晶片廠,並可能已配備了機器,形同是華爲的「隱形工廠」。許多官員認爲,正是這些漏洞讓華爲得以生存。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的技術專家艾倫表示,中國企業能迅速找到繞過美國管制的方法,美國的封堵速度遠遠跟不上,「美國目前是每年進行一次漏洞封堵,而中國的漏洞識別行動則是7×24小時全年無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