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張彥寧:支持企業報我做後盾

10月8日下午15:35,原《中國企業報》的同事張志方先生傳來噩耗:“彥寧今天走了”。並轉發彥寧女兒的訃告:“先父張彥寧於2022年10月8日因病於北京去世,享年95歲。”

張彥寧(中)在湖北清江與陳光復(左)孫延祜(右)合影留念。

張彥寧曾任國家經委副主任、國家體改委副主任、國務院生產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生產辦公室副主任,是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的主要創建人之一,先後任中國企聯秘書長、理事長和常務副會長等職。主編《中國企業管理百科全書》《中國企業管理年鑑》《中國企業概況》《中國企業史》《企業經營者管理知識更新教材》《中國企業家列傳》,專著《企業改革與管理》《企業發展與協會建設》等。

記憶中,我第一次見到張彥寧是在1999年4月24日。這天上午,“紀念中國企業管理協會成立20週年暨更名組建中國企業聯合會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會長袁寶華作了題爲《二十年我國企業改革與管理的發展》的主題報告,理事長張彥寧作了題爲《聯合起來,把爲企業和企業家服務事業推向新階段》的工作報告。下午,袁寶華和張彥寧在友誼賓館分別主持召開了“全國部分廠長(經理)座談會”和中國企聯秘書長工作會議。我作爲《中國改革報》的記者,參與會議報道。這時,對張彥寧還沒有特別的印象。但是,也許這次會議,使我與中國企聯結下了不解之緣。

五年後,即2004年底,經《中國改革報》原社長、時任中國企聯常務副理事長孫延祜推薦,我調到中國企聯,任《中國企業報》總編輯兼常務副社長,成了張彥寧會長的部下。從此,與張彥寧的接觸多了起來,對他的認識也不斷加深。

《中國企業報》創刊於1988年1月4日,陳雲題寫報頭,國家經委主辦,中國企業管理協會承辦,國家經委副主任袁寶華任名譽社長,張彥寧任報社第一屆編委會主任。他在創刊號題爲《期望與要求》發刊詞中寫道:“《中國企業報》要面向經濟社會方位,首先要爲企業服務,想企業、企業家之所想,急企業、企業家之所急,努力幫助他們解答反映各種實際問題;報紙要有戰鬥性,敢於支持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爲企業撐腰。同時,對企業的問題也要敢於批評、揭露,熱心幫助廠長(經理)在政策、法律允許的範圍內正確地行使職權,引導企業沿着社會主義的方向健康發展。”

在國家經委與中國企聯的領導下,《中國企業報》作爲企業與企業家自己的媒體平臺,在中國企業界與經濟界越來越有影響力,曾經有過輝煌的時期。我在《中國改革報》工作期間,自費訂閱,每期必讀,剪裁收藏,並在寫作中時常引用《中國企業報》有關的新聞報道。但進入21世紀初,《中國企業報》開始走下坡路,最後陷入生存困境。對此,張彥寧憂心如焚。

2004年12月7日,中國企聯年度工作會議在天津大廈召開。會上,張彥寧專門談到企業報的問題。據他透露,他用三個月的時間,動員、說服、激將孫延祜出任報社社長。“我要是你這個年齡,我就去當社長。”後來得知,說這話時張彥寧已77歲高齡。對領導班子調整後的《中國企業報》,張彥寧充滿信心。“別的報紙都能生存,我們爲什麼不能生存”。他號召企聯各部門,特別是財務部門,支持企業報,“堅決支持孫延祜把企業報搞好”。他表示:“出了問題,我負責,我做後盾”。“如果把企業報搞活了,那是多大的一個牌子,會產生多大的影響”。

第一次參加中國企聯年度工作會議,作爲新來的總編輯不能不發言。我是2004年9月底底接到老社長孫延祜的電話,11月15日週一到報社任職。經過一個多月的調查,對企業報的狀況有了初步瞭解與思考。我在發言中說,企業報確實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要擺脫危機,確實存在着很大、很多困難,但是,我很贊同我的老社長、也是現在的企聯領導孫延祜同志的一句話:“沒有困難,要我們幹什麼”。的確,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我相信,在企聯領導的領導和關懷下,在兄弟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合作下,在孫延祜社長的直接指導下,經過全社的共同努力,《中國企業報》一定能擺脫危機,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最後我表示,“新總編、新體制、新版面、新影響、新效益”。

《中國企業報》是中國企聯的機關報,中國企聯的性質、宗旨和作用,決定了《中國企業報》的性質、定位和辦報方向。因此,《中國企業報》應以企業和企業家爲主要報道和服務對象。即:以企業和企業家爲本,站在企業立場,反映企業呼聲,報道企業新聞,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參與企業發展,推動社會進步。《中國企業報》的核心理念是:與企業家同行。也就是張彥寧在發刊詞中所說的,“想企業、企業家之所想,急企業、企業家之所急”。

基於上述認識,報社新領導班子對報紙的定位、版面和報社制度進行了調整,並大力整頓經營隊伍。很快,報社的面貌發生改變,突出表現在報紙版面上。2005年1月7日,陳錦華會長在新改版的《中國企業報》上批示:“很好,初步感覺比過去活潑,有全新面貌、新氣象”。《中國企業報》的創始人、中國企聯名譽會長袁寶華在回覆總編輯的信中也給予肯定:“中國企業報大有起色,內容好,信息多,我天天讀,獲益不少。”

張彥寧對報紙的變化更是多次給予鼓勵。他在2006年全國企業管理創新大會專題報道頭版寫下批語:“今年的宣傳版面要比去年好”,比較全面,望不斷改進。2009年4月8日,企業報頭版發表了題爲《企業家應自覺跳出“一個人說了算”的週期律》的評論,引起了張彥寧的關注。他在這期報紙作出批示:“近來多次看到企業報內容有很(大)改進。這期的評論也很好。望繼續努力,把企業報辦得更好,更有吸引力。”他在《創新週刊》上批示:“‘創新’專刊很好,希望能堅持下去,越辦越好。中外企業好的典型都需要從交流中得到啓示,也可以從中推薦好的典型入選‘創新型企業’。”

張彥寧閱覽廣泛,經常在別的報紙上看到的有關文章標註劃線批轉報社。如《新都市報》(2005年4月20日):《華盛頓郵報搶救發行量》;《人民日報海外版》(2006年1月26日):《普天同慶春色好華僑華人大拜年》《環球時報》(2007年11月30日):《企業家精神印度遠不如中國》。他還把香港《文匯報》推薦給企業報學習:“我看到企業報進來版面有新變,重點報道比較活躍。這個報(香港《文匯報》)不知是否看到,僅供參考。”

張彥寧高度重視報紙的評論。2005年7月1日,企業報發表了新聞評論《警惕:中國出現CBD熱》和時評《綠色採購助企業跨越綠色壁壘》。張彥寧在本期頭版報紙空白處給予肯定:“這期兩篇文章,對企業、對地方的經營行爲提出不同看法和提醒,很必要,有點輿論評價之音。要經常有些這類內容,要有獨立見解,方能辦出報紙特色。”他在《解放日報》(2008年2月20日)《如此“轟炸”不可取》一文標題上方空白處批示:“搞些評論可能更活躍些”,有輿論監督作用,也有利於培養人才。他在《贏週刊》(2008年2月1日)《春蘭凋謝?三年鉅虧,春蘭面臨退市危機》一文標題空白處寫道:“能否關注春蘭的‘退市危機’,系統分析一下,發表個評論?”他在2005年第4期《動態》上就《北京<財富>論壇將留下什麼》一文批示:“企業報能否也對此類事,組織些評論或議論,使一些觀點能促進企業對一些作法有自己的理性認識。”正是在張彥寧的不斷指導下,頭版、週刊、專刊、專題等都加強了評論,成爲企業報的一大特色。

作爲中國企聯理事長、常務副會長,張彥寧格外重視調查研究,經常帶團深入企業開展實地考察調研。2008年4月21日至26日,張彥寧率領企業管理科學基金會副會長王遠枝、中國企聯副理事長鬍新欣等一行在西安先後考察了西安印鈔廠、西安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西安飛行自動控制研究所和陝西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我作爲記者隨行,近距離感受張彥寧的工作作風與企業睿識。

是年,張彥寧81歲高齡,但從他的行走,談吐、思路,外人根本感覺不到他的年齡。每到一個企業,他都是興致勃勃地先參觀,後展開座談。他認真觀看企業錄像,翻閱企業材料,聽取企業介紹,做筆記、插話、提問題,十分專注。他常常與企業負責人展開坦誠對話,對一些新鮮的經驗給予肯定,對一些問題提出自己的看法,反映了他深刻的企業思想和深厚的理論素養。他對西安印鈔廠的“人文管理”很感興趣,認爲人文管理是當今企業競爭的一種“軟實力”。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不僅要善於把握機遇,加快技術創新,調整產業結構,發揮物質資源優勢,而且要打造以人爲本爲核心的企業文化軟實力。臨別時,張彥寧在留言簿上欣然寫下四個大字:“人文西鈔”。在西航會議室,蔡毅董事長提出的“先開槍,再瞄準”的觀點引起了大家的討論。張彥寧認爲,這一觀點作爲企業抓住機遇和重視速度的體會可以,但不太科學。凡事預則立。不深思熟慮,亂打一陣,成功率很低。在西安飛行自動控制研究所,張彥寧提出,建設創新型國家,關鍵是科技創新,要進行科技創新,要有科技創新文化做支撐。在陝鼓集團,張彥寧說,製造商做供應商的提法很好。在日本製造商與供應商是分開的,其他國家的一些跨國公司也都經歷過從製造商到供應商、服務商的延伸。他提出,隨着知識經濟的發展,製造業企業必須大力推進經營模式創新,重構價值鏈,增加附加值,努力拓展服務領域,提高盈利能力。考察結束時,張彥寧告訴記者,這4家企業都是位於西安的我國優勢企業,在創新方面走在了同行業的前列,具有代表性,他們的經驗很值得總結、宣傳和推廣。回到北京後,《中國企業報》發表了特別報道:《創新觀念增強企業競爭軟實力——張彥寧西安企業考察紀行》。

張彥寧高度重視企業家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200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30週年,企業家是推動中國改革開放的主力軍。爲了“認識企業家,尊重企業家,讓歷史記住這些時代英雄”(袁寶華語),張彥寧開始主編中國企業家的《資治通鑑》—《中國企業家列傳》叢書。經執行副會長、叢書執行主編馮並推薦,由我來爲張彥寧起草叢書序言。這使我有機會進一步體會到張彥寧的企業思想、理論水平、民主胸懷與認真精神。

這篇題爲《時代呼喚世界級中國企業家》的序言,從蒐集材料,三易其稿,到最後定稿,經歷了四個多月。在這一過程中,張彥寧對文中思想觀點的表述,企業企業家案例的選擇,國內外有關材料的引用,包括一些段落結構、小標題、詞語表達等方面都提出了寶貴的意見與建議。他不僅在文稿上修改,還打來電話溝通。基本定稿後,張彥寧又稍改了幾處,並請馮並同志再看一次。“如可行,可先行在報上發表,聽聽有何反應後,再作爲‘序’使用。另請校後再印時送我4分,擬送幾位會長審閱。”他在定稿上批示。

《時代呼喚世界級中國企業家》全文13000多字,包括中國企業家的誕生、中國企業家的精神、中國企業家的貢獻、中國企業家的新使命四大部分。該文在我國第一次較爲全面地論述了企業家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並提出了我國企業家在新形勢下所面臨的新使命和新要求,努力成爲國內一流的和世界級的中國企業家,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公司和大企業集團。這篇序言正因爲經過張彥寧的多次修改,集中體現了他深刻的企業思想,所以,發表後在企業界產生了十分廣泛的影響。

(作者張來民系原《中國企業報》總編輯兼常務副社長,現爲美國《美中時報》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