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解金融機構“衝時點”現象,央行迴應信貸投放、實際利率、物價等熱點問題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唐婧 北京報道4月18日,國新辦就2024年一季度金融運行和外匯收支情況舉行發佈會,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朱鶴新,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以及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負責人張文紅出席發佈會並答記者問。
朱鶴新介紹,去年下半年以來,人民銀行加強引導信貸均衡投放,緩解金融機構“衝時點”現象。今年一季度貸款投放比例向歷史平均水平迴歸,爲未來三個季度的信貸增長留足空間。
數據顯示,3月末社會融資規模餘額是390.32萬億元,同比增長8.7%,增速比上月末低0.3個百分點。一季度社會融資規模累計增加12.93萬億元,同比減少1.61萬億元。分析人士指出,這主要是受上年高基數的影響。
對此,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負責人張文紅表示,一季度新增社會融資規模雖然同比有所回落,但仍處於歷史上比較高的水平,在穩固對實體經濟支持的同時,避免過度衝高導致後勁不足,有助於增強信貸增長的可持續性。
需要看到的是,一季度信貸結構在持續優化。3月末,金融機構高技術製造業貸款、普惠小微貸款、涉農貸款和民營經濟貸款同比增速分別爲27.3%、20.3%、13.5%和10.7%,均明顯高於9.6%的全部貸款增速。此外,融資成本也實現穩中有降。一季度新發放企業貸款利率爲3.75%,同比下降0.22個百分點;特別是新發放個人住房貸款利率3.71%,同比下降0.46個百分點。
朱鶴新認爲,總體來看,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保持穩固,前期出臺的一系列貨幣政策措施正在逐步發揮作用,國民經濟持續回升、開局良好。未來貨幣政策還有空間,人民銀行將密切觀察政策效果及經濟恢復、目標實現情況,擇機用好儲備工具。
養老金融和數字金融正在進行制度設計
朱鶴新介紹,今年以來,人民銀行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五篇大文章”以及國民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信貸結構持續優化,信貸增長保持較高水平,融資可得性明顯提升,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他進一步表示,經中央批准,人民銀行已經成立了信貸市場司,正在牽頭推進做好“五篇大文章”。下一步,將從政策框架、激勵約束、金融服務能力建設等多個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和系統籌劃,推動形成“1+5”政策體系。1是總體制度設計,5是“五篇大文章”的各自舉措。目前“五篇大文章”中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3篇已有一定基礎,養老金融和數字金融等領域正在抓緊進行制度設計。
二是通過激勵機制,引導金融資源向重點領域傾斜。充分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功能,用好新設立的5000億元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支持中小科技企業和重點領域數字化、智能化、高端化升級改造。放寬普惠小微貸款認定標準至單戶授信不超過2000萬元,引導更多金融資源精準投向普惠領域。推進完善相關領域金融統計指標體系,研究健全科技金融、數字金融等重點領域的金融服務評估機制。
三是鼓勵金融機構發揮自身組織、管理和技術優勢,應用互聯網、大數據等信息手段,增強服務科技、綠色、中小微企業的能力水平。提升金融服務的適配度和普惠性,積極推進科技、綠色等區域金融創新改革試點,打造可複製、可推廣的典型服務模式。
鄒瀾補充,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既是落實中央部署的具體體現,也是金融業自身經營發展的需要。但是,金融業務本身是有着巨大慣性的,在優化內部考覈目標和機制、提升產品服務質效等方面,還有一個能力建設的過程。
鄒瀾表示,爲了激勵金融機構更快優化信貸結構,近段時間以來,人民銀行不斷創新業務,在原有再貸款的基礎上,以優惠利率的形式,有針對性地設立了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對金融機構優化產品和服務提供激勵,爲金融機構短期可能增加的一些經營成本給予一定補償。
從運行機制看,商業銀行按照市場化原則自主選擇、自擔風險,向企業發放貸款;然後纔是人民銀行根據商業銀行的申請和實際貸款情況,發放再貸款。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並不改變商業銀行貸款和中央銀行向商業銀行提供再貸款的業務屬性,不是中央銀行直接或間接向企業發放貸款。
從實施原則看,結構性貨幣政策堅持“聚焦重點、合理適度、有進有退”。截至2024年3月末,工具總量是7.5萬億元,大約佔央行總資產的17%;存續工具數量10項,已在不斷整合優化;支持領域實現了對“五篇大文章”的基本覆蓋。
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有堅實支撐
人民幣匯率也是本次發佈會的熱點。朱鶴新介紹,一季度,中國所有的貨物貿易跨境結算中,使用人民幣結算的佔比近30%,人民幣已連續四個月成爲全球第四位支付貨幣。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公佈數據顯示,人民幣份額又有了新的提升,將近達到4.7%。
談及外匯形勢,朱鶴新直言,今年以來市場對美聯儲貨幣政策轉向預期出現反覆,國際金融市場動盪加劇,一些貨幣匯率波動有所加大。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雖也出現波動,但對一籃子貨幣事實上是保持穩定的,在穩定的基礎上還有一定的升值。截至3月末,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人民幣匯率指數報99.78,比上年末漲了2.4%。
朱鶴新表示,人民銀行、外匯局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的目標和決心是不會變的,人民幣匯率有基礎、有條件保持基本穩定。匯率穩定的基礎其實跟經濟面有很大關聯,一季度經濟呈現回升向好勢頭,這也體現我們經濟發展的質量和國際競爭力。
從短期看,一季度經濟實現良好開局,多個領域邊際得到改善,積極因素累積增多,這將有力對衝外部擾動因素,對人民幣匯率是有支撐的。同時,我國外匯市場成熟度也在持續提升,韌性在不斷增強,所以人民幣匯率走勢會雙向波動、相對均衡。
從中長期看,中國經濟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國際收支自主平衡,外匯市場深度和廣度將進一步拓展,經營主體的風險中性意識也將顯著增強。從調研結果看,經營主體的避險意識在不斷增強,運用外匯衍生品等管理匯率風險的能力在提升。
“人民幣跨境收付穩步增長,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在宏觀上和微觀上都有堅實的基礎。我們始終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維護外匯市場的穩定運行。”朱鶴新強調,人民銀行、外匯局將以我爲主,兼顧內外均衡。堅持以市場供求爲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既注重發揮市場在匯率形成中的決定性作用,也會繼續綜合施策、穩定預期,高度關注外匯市場形勢變化,堅決對順週期行爲予以糾偏,防止市場形成單邊預期並自我強化,堅決防範匯率超調風險,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穩定。
對物價和實際利率還需綜合研判
談及市場熱議的實際利率,鄒瀾解釋,實際利率等於名義利率減去通脹率,所以它既和名義利率有關,也受到通脹形勢影響,這兩年名義利率是在持續降低,爲促進經濟總體回升向好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同時,內需是偏弱的,物價低位運行,這個情況是同時存在的。
國家統計局公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CPI同比增長0%,其中1月至3月CPI同比增速分別爲-0.8%、0.7%、0.1%。“從未來走勢看,我們認爲CPI會在低位緩慢回升。”國家統計局副局長盛來運此前表示。
鄒瀾明確,人民銀行把維護價格穩定、推動價格溫和回升,作爲把握貨幣政策的重要考量,高度關注通脹指標的特點與走勢。考慮到當前物價處於低位,主要是結構性的和階段性的,所以還需要有更加深入的觀察和分析。
他還指出,在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以及高質量發展紮實推進的過程之中,不同領域的經濟金融指標的分化會顯著加大。除了看平均數,還要分結構來看,不同的行業和企業的貸款利率是存在差異的,同時產品價格的漲跌幅度也是不同的,這樣感受到的實際利率是不一樣的。
鄒瀾的觀點是,對於目前一些屬於需要從緊配置金融資源的領域,實際利率稍微高一些,一定程度上也有利於推動企業控產能、去庫存,這也符合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總量上保持合理充裕,結構上有增有減”要求。
“總的來說,對物價和實際利率的情況還是需要綜合的研判,未來會結合經濟回升的態勢、通脹的走勢以及轉型升級的推進,繼續密切觀察。”鄒瀾認爲,既要根據物價變化與走勢,將名義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鞏固經濟回升向好的態勢,也要充分考慮高質量發展需要等,避免削減結構調整動力,防止利率過低、內卷式競爭加劇或者資金空轉,避免造成物價進一步降低,相互之間陷入負向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