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提出陰陽學說之後,我們如何理解陰陽升降?
讀過內經的朋友,或者對中醫理論有一定接觸的人都知道,陰陽學說是其中重要的基礎理論。
所謂陰陽,往大了可以包括宇宙星辰,比如日月的運行方式與軌跡,往小了可以包括每個個體內部的氣機變化。
中醫認爲,陰陽二氣這種“運轉”過程中,升降與消長是兩種基本的形式。
那麼,我們如何理解陰陽的消長呢?
從中醫陰陽理論的角度來看,陰陽的升降與消長,和自然界的規律是完全一致的。自然界的萬事萬物,都有一個生長與死亡的過程,這也是一種千古不易的規律。
而其中的生長,就是陰陽的升降,而死亡則可視同陰陽的消長,其實從這個角度看,消長也可以看成是升降的另外一種形式。
比如一年裡,有春夏秋裝的更替變化,一天裡也有白天黑夜、日出日落的不同,這些都是用陰陽升降來歸納的。
簡而言之,陰陽的升降,客觀的表現有年歲的節律,日夜的節律等等。
比如內經所說的“冬至一陽生”,以及“夏至一陰生”之類,都是一個輪迴往復的過程,這一個過程結束了,同時也是下一個過程的開始。
在每一天裡,子時是一陽生,那麼陽氣最旺盛的午時,同樣也是陰氣的復甦階段,也就是一陰生。
如何弄清楚陰陽的升降,最基本的比較好理解,那就是所謂“升”,就是一種向上、向外、向溫暖、向光明的趨勢,而“降”就是一種向下、向裡、向寒冷、像黑暗的趨勢。
很多人對於“勢”的變化很容易接受與理解,比如從山腳爬到山頂,這明顯是“升”,從山頂滾到山腳,這也不用懷疑是“降”。
但最需要掌握的,借用一句古人的話來形容,那就是“見其升而知其降”。
也就是看到“升”的同時,知道這種升的過程不是永遠的,因爲它同時也意味着在不久的將來必定要“降”,這是一種預知。
如果只見其升而不知其將降,或者只見其降而不知其將升,那就成了拘泥於刻板的代名詞了,顯然是不能完全掌握好陰陽升降之理的,更勿論中醫的陰陽學說了。
基於此,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自然界裡,自然界的陰陽升降必然影響個體的陰陽升降。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的陰陽二氣,都會隨着自然界的陰陽升降而發生變化,隨升而升,因降而降。
合理的做法是個體服從大局,人體順應天理,這也就是中醫的順應天時之說,這樣才能更好地維持生命活動,身體也就更能健康長壽。
如果個體的陰陽升降和自然界的陰陽升降相悖,顯然就是逆天之道,其結果就是導致臟腑機能的衰減與異常,最終疾病叢生。
所以,《黃帝內經》說“此夏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爲痎瘧”。
比如作息不規律,長期熬夜,導致身體疲勞,這其實就是一種陰陽升降的紊亂,其表現就是一些疾病的形成。
但不知道您注意到沒有,這些疾病一般都會有“定時發作”的特點,大部分都有明顯的時間特性。
尤其是在一些陰陽二氣交接之際,比如夜半、中午等這些特殊時期,都是一些疾病的高發期。
而中醫對此的調治,認爲主要就是順應陰陽,如何實現順應陰陽?關鍵就在於樞機。
中醫認爲體內的陰陽升降、氣機出入,都有一個樞紐的存在,這個樞機其實就是十二經絡裡的足少陽膽經。無論是陽氣的出(升)還是陰氣的“入(降)”,都是由少陽經來主管的。
少陽經樞機不利的結果,我們可以通俗地認爲是門斗壞了,門戶無法正常開合,人的進出自然受影響。
因此,從陰陽升降的角度看,傳統的養生方式,我麼可以簡單理解爲維護陰陽的正常升降出入,從調理少陽膽經開始,這是一個關鍵點,如睡子午覺、敲膽經等等,其目的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