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消費持續走熱,銀行密集推出主題貴金屬產品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家俊輝 廣州報道

黃金消費熱之下,銀行金融機構開始發力貴金屬業務。

1月13日,建行廣東省分行在廣州舉辦第二屆全民黃金節,面向社會發布了 “建行金”生肖系列產品、熊貓金幣及“大好河山”等產品。

“當前,財富管理市場得到迅速發展,居民財富管理需求快速增長”,建行廣東省分行副行長何毅勇表示,該行通過“財富規劃、資產配置、產品優選、持營陪伴”四個步驟爲客戶提供財富管理全流程專業化服務,向客戶傳導黃金配置的作用和價值。據瞭解,發佈會後,建行廣東省分行也將在廣東省內20個城市同步開展黃金節活動。

事實上,近期不少銀行金融機構在龍年到來之際,密集推出了以龍年生肖爲主題的貴金屬產品,包括轉運珠、金鈔、金幣、金章等。而這背後是持續走熱的黃金消費需求。

根據中國黃金協會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國民黃金消費持續恢復向好,市場需求持續擴大。全國黃金消費量835.07噸,與2022年同期相比增長7.32%。廣東建行在發佈會上也透露,2023年,該行全年“建行金”銷量提升了70%。

對此,業內人士普遍指出,黃金消費熱潮,反映出投資者對避險和資產保值的強烈需求。近年來,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金融市場動盪,投資收益率持續下行,作爲避險和資產保值增值工具的黃金,自然越來越受到投資者的重視,進而拉動了黃金投資熱度和黃金價格。數據顯示,2023年黃金價格漲幅超過15%,並兩次創下歷史新高。

不過,黃金價格並非完全由市場交易供需決定,央行體系始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世界黃金協會此前公佈的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全球央行購金需求同比增長了14%,達到創紀錄的800噸。而在全球央行對於黃金的需求達到歷史高位的同時,中國人民銀行的黃金儲備連續14個月增加,截至2023年12月末達到2235.41噸,黃金需求顯著擴增。

展望後市,金融投資機構大多認爲,全球央行體系,特別是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央行仍會繼續增持黃金,黃金價格有望繼續走高,具備長期配置價值。不過,對於個人投資者,業內人士也提醒,黃金市場實際波動較大,且實體金買賣過程中存在一定差價,投資者應根據個人的風險偏好出發進行資產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