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應市場兩大潮流 陳佩君 量身訂作期貨商品

圖爲期貨業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佩君。圖/顏謙隆

服務實體經濟,一直是期貨商擴展業務努力的重要方向。期貨公會理事長陳佩君表示,發展小型與微型期貨,與研議不同種類的槓桿差價合約,如重金屬、大宗物資等項目,爲國際兩大趨勢,而臺灣以中小企業居多,應量身訂作符合中小企業需求的期貨商品,以協助交易人進行避險,減少價格變動的風險、節省經營成本,進而提升國際競爭力。

陳佩君表示,國際期貨商品主要以小型及微型商品爲發展趨勢,CME Group道瓊、S&P500、NASDAQ指數期貨及歐元均有標準型、小型、微型等商品,且我國交易人透過期貨商復委託業務,從事國外小型、微型契約交易,不僅有一定的交易量,並正在持續成長。

我國交易人在美國CME交易所交易微型那斯達克100期貨,2023年日交易量平均21,821口,而2024年到2月止,日均交易量進一步上升至23,468口,成長率7.5%。

小型那斯達克100期貨2023年日交易量平均11,833口,2024年到2月止,日均交易量升至12,238口,成長3.4%;再觀察日本JPX交易發行的微型Nikkei 225期貨,我國交易人在2024年1、2月日均交易量亦達6,696口。

臺灣目前已有小型臺指期貨、小型電子期貨及小型金融期貨,也有以100股爲單位的小型股票期貨,但期貨商仍希望增加以1,000股爲單位的小型股票期貨、微型臺指期貨商品。

公會已建請臺灣期貨交易所研議,在考量保護交易人的原則下發展相關小型及微型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