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盪40年,西安民辦高校走過了一條怎樣的路?

作者|饃大師 出品|夾饃星球

最近幾年,隨着高鐵站開通,再加上疫情影響,很多人可能忘了這樣一個場景:

每年的8月份,如果你經過西安火車站,會看到站前廣場上搭起一長排涼棚,門頭上寫着各種院校的名字。

棚前站着大聲吆喝的人,類似“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棚內桌子上擺着厚厚的表格和宣傳資料。

這是一年一度西安民辦高校的招生大擂臺,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戰利品是那些沒能考上大學的落榜生,他們將拿出家裡的積蓄,來到這座古城的某個校園,度過三四年時光,以求畢業能找到一份工作。

△曾經西安火車站民辦高校招生盛況

西安是中國民辦高校最爲興盛的地方之一。據最新數據,西安擁有民辦本科院校20所,民辦專科院校7所,位居全國前列,被稱爲“中國民辦教育的硅谷”。

在這些院校中,有5所成立時間較早、實力相對雄厚的院校,是學子們的重要候選:

西安培華學院、西安翻譯學院、西安外事學院、西安歐亞學院、西京學院。

名字聽起來都很高大上,有一種屹立於世界之林的“洋氣”,但是後綴的“學院”二字又瞬間將其打回原形——畢竟不是“大學”。

這種矛盾性從誕生之日起就存在:它們不是常規企業,但必須依靠生源來盈利;它們是高校,但又沒有獲得公辦高校的權益和福利。

幾十年來,它們走過了一條怎樣的路?又爲什麼能在陝西開枝散葉?

西安民辦高校的發源,要追溯到1984年。

當年5月4日,在陝西省政協五屆二次會議上,政協委員、西北工業大學教授沈慧俐,倡議創辦一所女子大學,認爲這是“振興陝西的需要,解放婦女的需要”。

沈教授是著名流體力學專家,威望很高,她的提議獲得各方認可。在西北工業大學的支持下,辦學行動很快開展起來。

負責事務的人名叫姜維之,他提議將學校命名爲“西安培華女子大學”。

爲什麼要加上“培華”二字?

其實早在1928年,西安就誕生了“第一女子平民職業學校”,1935年被國民政府納入教育序列,並更名爲“培華女子職業學校”,寓意爲中華培養人才。

1949年,年輕的姜維之到培華任教。建國後,培華被保存下來,經多次改組後,成爲西安市財經學校,姜維之也走上領導崗位,擔任校長。

但在1956年,學校遷到了東北,成爲國家統計局下屬的“長春統計學校”。兩年後,姜維之被打成右派,開始了20年的下放勞動生涯,直到1978年平反。

正是出於對早前經歷的情懷,姜維之決定延續歷史的血脈,重建基業。1984年8月,經陝西教育局批准,西安培華女子大學正式成立。

△培華女大,中爲姜維之

因此,培華的建校史,雖然比不上西交大(1896年),但要長於西工大(1938年)、陝師大(1944年)等名校。

培華女大爲“民辦公助”性質,即“民間力量主辦,公立學校幫助”。校園位於大學南路的原西安市十三中學,如果要上實驗課,就借用不遠處西工大的教室。

並且,它一開始就被列入普通高等學校專科教育,擁有官方認可的身份。

而接下來那些由私人創辦的民辦高校,就沒有這個條件了。

培華女大成立不久,不遠處的西安石油學院,一位教師的內心也在蠢蠢欲動,想踏上民辦教育這條道,他的名字叫丁祖詒。

丁祖詒對教育的情懷,來源於自己的親身經歷。他是南京人,少時學習成績好,1957年參加高考時,本計劃報考清華機電系,但因爲政審原因,與大學失之交臂。

之後,他參加三線建設,來到西安電瓷研究所(今西電集團)工作。業餘時間,他苦學多門外語,1973年去了一所中學當外語老師,還編撰了一本工具書《英語常用詞用法手冊》。

1983年,西安石油學院招聘教師,丁祖詒前去試講,以深厚的外語功力,成功入職。半年後,就被提拔爲英語教研室主任。在學校,他還發起成立了西安翻譯工作者協會。

△丁祖詒

對外開放後,來西安旅遊的外國人增多,急需會說外語的導遊人才。丁祖詒以翻譯協會的名義,開了一個免費的導遊培訓班,招收了50名應屆高中生。

經過一年學習,有43人獲得了旅遊局頒發的導遊證,成功上崗。

接下來第二期他開始收費,招收了300名學員,大部分也都合格畢業。

看到勢頭良好,丁祖詒決定辭去公職,辦一所全日制的大學。1987年9月,西安翻譯培訓學院正式成立,丁祖詒成爲真正意義上陝西民辦高校第一人。

當時隨着經濟發展,年輕人想上大學,社會也需要人才,而高等教育資源又不能充分滿足這種需求,這就爲民辦教育創造了巨大的空間,是大勢所趨

1987年,全國共有228萬人參加高考,錄取62萬人,錄取率約27.2%,一大半學生得落榜。

丁祖詒有一句名言:落榜生就像燒了七八十度的水,如果給他們添一把柴,讓他們能在民辦高校接受高等教育,也會成爲人才,這是“第二個希望工程”。

但民辦高校畢竟是新事物,不被列入國家統招計劃,本質上還是培訓機構。有次丁祖詒去陝南漢中招生時,被認爲是騙子,關進了公安局。

△西安翻譯培訓學院

學費是民辦高校的主要收入來源,收了學生的錢,就得考慮他們的出路。所以,在專業設置上,與社會需求緊密銜接,且聽起來要高級,纔有吸引力。

丁祖詒提出了一種“複合實用型”教育模式,學生除了學外語,還要學一門涉外專業(國際會計、國際貿易等)和多項技能(開車、計算機等),又叫“丁氏模式”。

除此之外,民辦高校還得拼硬件條件。1993年,丁祖詒聽說翠華山下的西安第一鐘錶機械廠要轉讓老廠房。他力排衆議,借貸630萬元,買下這片地,開始建造全新的獨立校園。

軟硬兼施,爲西安翻譯培訓學院爭得了臉面,成爲西安民辦高校的領頭羊。

但丁祖詒很快也迎來了競爭者。

1992年,南巡講話後,改革開放進入新的階段,留學和下海成爲兩大社會潮流,學外語和進外企,是年輕人的普遍追求。民辦教育迎來一個建校高潮。

此時站出來的關鍵人物是黃藤,他也是一位職業教育研究者。

黃藤是長安縣人,1978年考入西安師範學校(中專),畢業後被分到中學教書。但他的夢想是上大學,繼續進修,最終在1987年獲得西安冶金建築學院(今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本科文憑。

畢業後,他到西安大學(今西安文理學院)高等職業教育研究院從事研究工作。

當時職業教育被認爲是一種中等以下的教育,比如職中、中專等,但黃藤覺得,職業教育不應分高低,哪怕是博士生,也同樣需要職業教育。

他寫了一篇文章,說如果一個教授工藝課程的教師沒進過工廠,又怎麼能教學生去做這些工作?文章引發爭議,有教師反擊:我教了一輩子書,你一個小孩說我不合格,我就不合格了?

△黃藤

因爲工作的關係,丁祖詒創辦翻譯學院的時候,黃藤也加入其中,赴延安招生,並幫助設計教學。

和黃藤一起幹活還有一名年輕人,名叫胡建波,比他小5歲,畢業於西北建築工程學院(今長安大學),之後到西安大學任教,兩人是前同事。

但他們在丁祖詒那裡只幹了一年,就離開了。具體原因是什麼,當事人沒有對外講過,但可以推測是年輕人想自己單幹。

1992年,兩人一起創辦了西安外事服務培訓學院,黃藤任院長,胡建波任副院長。

學院位於紅廟坡大興東路,設置了三門時髦課程:計算機應用、英語口語和國際禮儀。所謂“國際禮儀”,就是教你怎麼打領帶,吃西餐時怎麼使用刀叉……

黃藤本來目標是辦個3000人規模的學校,結果第一年招生就來了3000人,措手不及,只好把學校對面一棟旅館包下來,把標間改爲8人間宿舍。

他曾舉了個例子:“我們並不是皮沙發,只是搬了個石凳,讓大家歇歇腳,可就是這麼個石凳,很多人還是坐不上去。”可見當時學生對上學的熱切需求。

外事學院剛創辦,就迎來了好時候。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頒佈,提出“改變政府包攬辦學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辦學爲主體、社會各界共同辦學的體制”。

民辦高校有了政策的支持,而陝西省想樹立“教育大省”的招牌,對於社會辦學的態度很寬鬆,只要有人申請,就能批准。教育部門甚至還動員老同志,“退休了沒事辦個學院吧”。

陝西本就公辦大學多,能爲民辦高校提供師資力量。每到週六日,大學家屬院門口就停着班車,那是民辦高校來接教授們去上課。

1994年,陝西還承辦了“全國第五屆社會力量辦學協作會”,討論《民辦學校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推薦民辦高校走出去,面向全國招生。

眼前一片藍海,能人志存高遠。胡建波和黃藤合夥的時間不長,也出於“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原因,離開了外事學院,自己創業了。

△胡建波

先是1995年,胡建波的一位好友,創辦了西安涉外人才培訓學校,這是一個短期培訓班。1996年,胡建波加盟進來,擔任院長。

他以自己的資源和能力,帶動學校快速發展,在1997年成爲全日制培訓學院,並更名爲“西安歐亞培訓學院”。

兜兜轉轉,西安民辦高校的早期創建人,其實都是老熟人,工作在一個圈子,只是因爲追求不同和利益原因,各立山頭,形成了不同的門派。

差不多同個時期,西安另一所民辦高校——西京學院,也開始起步。

創辦人名叫任萬鈞,早前在西安航空工業專科學校教了多年書。1984年下海,經營汽車零部件生意,是和柳傳志同批的中國第一代下海者。

任萬鈞的女兒任芳,在幼兒園工作。1992年,他們聽說辦學校能賺錢,萌發了進軍教育領域的念頭。

△任萬鈞

經過調研後,任萬鈞決定開辦成人培訓學校,他從英語入手,在1994年創辦了西安半坡英文學校。據稱投資1200萬元,這在當時不是小數目。

1997年,半坡英文學校和其他幾座學院合併,成立了民辦西京大學,任萬鈞爲主事人。

不同於其他民辦高校普遍帶有“培訓”“服務”之類的字眼,“西京大學”這樣宏大的名字能夠被批准,也足見背後的實力。

至此,西安五大民辦高校全部現身,在爭奪江湖時也在全國範圍笑傲江湖。

儘管創始人有紛爭,但行業有整體利益,他們也會抱團呼籲,力促教育改革,爭取合法身份。

90年代初,丁祖詒就以西安市政協委員的身份,建議國家改革民辦高校的產權歸屬,確定民辦高校的社會地位和法人地位。

黃藤1996年在外事學院成立了“民辦教育研究所”,積極獻策,提出了“校無大小,教無高下,學無長幼,育無國界” 的口號。

民辦高校的特殊性在於,一方面它採取全日制教學授課,要比自考學習完整;但另一方面,它又不同於公辦高校,不經過全國統考招生。

針對這種特點,國家提出了“高等教育學歷文憑考試”這一模式,作爲民辦高校的學歷認證標準。學生修完規定的課程,成績合格,就能拿到學歷文憑,國家承認。

1996年,陝西被納入“高等教育學歷文憑考試試點”範圍。隨之,西翻、外事、歐亞等學院,都成爲試點學校,進入“準學歷”高校行列。

這時候的西翻,已成長爲陝西乃至全國民辦高校的一塊招牌。1997年,丁祖詒被央視評爲“東方之子”民辦教育家,並出任陝西省政協常委。

△西翻校園景緻

1998年,西翻計劃招錄3000名學生,但因爲名氣大,前來報名的學生超過兩萬。學校容納不下,丁祖詒邀請兄弟院校來校設立招生點,分流生源。

比如,當時歐亞學院資歷尚淺,招生不太理想,丁祖詒便把一部分學生送給歐亞。

胡建波對此很感激:“他知道我會成爲他重要的競爭對手,但是他還是做了。”

最終,西翻這年招收了6800名新生,在校全日制學生達到1.3萬人,成爲全國第一家學生規模超過萬人的民辦高校。

那時的丁祖詒,雄心壯志,喊出一個口號:創辦東方的哈佛。

正當民辦高校朝規範化發展時,1999年,普通高校開始擴招。當年,全國招生人數增加了51.32萬人,增長速度達47.4%。而在此之前的增長速度在8.5%左右。

普通高校的擴招,也讓民辦高校的招生競爭加劇。西安火車站的招生擂臺,此後愈演愈烈。

生源就意味着利益,2000年,西安市城鎮職工年平均工資不到千元,而民辦高校的學費高達6000元。一所萬人規模的民辦高校,光是學費,一年就有五六千萬收入。

每年高考將至,學校會給職工和在校學生開招生誓師大會,鼓勵他們走出去招生,招來一個,可獲取數百元到千元提成。

在宣傳時,往往以“包分配”“畢業即就業”爲宣傳點,還創造了一個詞:“訂單教育”。

△高校招生現場

虛假宣傳也在所難免,有的民辦大學宣傳自己有150名正副教授,實際上所有教師不過30人。有的說校園裡有大型教學設施和科技大樓,實際上只是土房子。

有次還鬧出了笑話:有個學生已經去世兩年,卻同時收到3所民辦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野蠻生長是追求利益的必然結果,也是民辦高校大浪淘沙的必經歷程。

規範化正一步步到來。

2000年,教育部授權陝西省可以自行審批設立“高等職業學校”,這在全國是第一家。

隨後,西翻、培華、外事、歐亞、西京,都戴上“高職學校”的帽子,成爲民辦專科層次的普通高等學校,即升爲專科。

民辦高校的身份問題終於得到解決,並集體改名:

西安翻譯培訓學院,改爲西安翻譯職業學院。西安外事服務培訓學院,改爲西安外事職業學院。西安歐亞培訓學院,改爲西安歐亞職業學院。

有點吃虧的是西京大學,本來都叫“大學”了,也改名爲“西京職業學院”。

而西安培華女子大學,在創立那天就屬於專科教育序列,依然用原名。

從“培訓”到“職業”,一詞之差,意義重大——意味着民辦高校脫離了培訓機構的性質,成爲正規的學校。

在獲得專科院校名分後,民辦高校解決了“站穩腳”的問題,接下來就是往高處走了——專升本。

2003年,《民辦教育促進法》頒佈實施,提出“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國家保障民辦學校的辦學自主權”。民辦高校的地位得到確立。

當年4月,西安培華女子大學改名爲“西安培華學院”,並被教育部批准晉升爲本科院校,是全國一起晉升的5所院校之一,成爲陝西第一所民辦本科高校。

爲什麼這個榮譽會先給到培華?除了辦學規模和質量達到標準外,還因爲它誕生早,歷史長,且一開始就與公辦學校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

早在1998年,培華就開始實施“浮動學制”,對二年級品學兼優的學生,經考試合格後,可送往其他本科院校學習。所以,這次的晉升也就順理成章。

△西安培華學院校園

這時候,培華已不是純女校,而是男女兼收。但學校以財經、醫學專業爲主幹,尤其護理專業不錯,所以還是女生佔多數。

很快,2005年,西翻、外事、歐亞、西京,也一起升格爲本科高校。同時,校名中的“職業”二字去掉,即現在大家熟知的名字。

當時全國有1300多所民辦高校,其中27所是本科,而西安一市佔了5名,位於前列。

從非學歷高等教育培訓,到高等教育學歷試點,再到高等專科教育、高等本科教育,西安這幾所民辦高校終於走完了自己的晉級路徑。

而經歷這一切的弄潮者,此時已經老了。

2007年,西安培華學院創始人姜維之去世,享年82歲。他的孫子姜波出任學院院長、理事長。

當時,關於姜波的任命,陝西省教育廳還曾猶豫過:讓姜波接任吧,意味着民辦高校是可繼承的;不讓接任吧,又怕打擊這個行業的積極性。

最終,省教育廳還是同意了這個任命。

其實,家族化是民辦高校的特徵之一。民辦高校本身具有企業的性質,創始人一路打拼,經歷坎坷,創下這份基業,當然是要交給自己的後代才放心。

比如西京學院,董事長爲任萬鈞,校長是他的女兒任芳。

2009年,丁祖詒滿70歲,按照管理規定,要辭去院長職位。他還公開表示不滿:“我就問,李嘉誠能幹到多少歲?民營企業董事會說了算,民辦院校的主權到哪兒去了?”

2012年,丁祖詒因病去世,大女兒丁晶接班擔任董事長。

△丁祖詒和女兒丁晶

在獲得本科教育資格後,民辦高校接下來要拼的就是研究生學位授予點了。

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出臺,提出辦學體制改革,民辦高校可以培養國家特殊需求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

這時候,西京學院走在了前列。

2011年,西京學院成爲全國民辦高校第一批5所碩士學位研究生試點單位之一,是陝西民辦高校第一家。

這要得益於西京的提早佈局。2003年,西京學院提出了“工科興校”的路子,創辦了數控技術、機械設計、土木工程等一批工科專業,投入上億元購買儀器設備,打造實驗室。

當別的民辦高校還在拼技能專業時,西京學院開始了科研實力的建設。

△西京學院校園,綠化很好

2020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西京學院作爲參與完成單位申報的兩項成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打破了民辦院校“科研不強”的印象。

副校長黃文準說:“我們終於實現了國家科學技術獎勵零的突破,爲了實現這一目標,我們足足奮鬥了27 年!”

這句話也爲民辦高校正了名——我們也是有實力的。

在西安高校中間,流傳着一句話:學在西翻,玩在外事,愛在歐亞,“死”在西京。

西翻位於長安區終南山下,離市區比較遠,出門不方便,學生只能待在校園裡學習,天不亮就有人等在圖書館外。

丁祖詒在的時候,還規定學生不能談戀愛。“熱戀熱過了頭就會釀成苦果,失戀迷失了性就會走火人魔,玩世不恭者可能多頭遊戲,第三者插足就會悲劇多多。”

而外事學院位置就要好多了,其南校區附近就是著名的西安方圓薈購物中心,是高新區的時尚地標,玩的地方多,所以叫“玩在外事”。

△西安外事學院校門

這個“玩”,也包括玩藝術。2016年,外事排演了話劇《白鹿原》,請來陝西籍演員吳京安執導並主演,到全國10多個省市巡演了80多場。

一所民辦高校,能排演這種大型話劇項目,可看出其人文積澱。同時,學院還成立了“魚化龍戲劇節”——學校就在魚化寨,2022年舉辦到了第五屆。

歐亞學院的校園環境很有特色,是按照歐式風格設計的,優雅高貴,讓人不得不“愛”。當然,在這種環境中,談戀愛也很有氛圍,學校圖書館面前有一片銀杏林,就是約會的好去處。

△西安歐亞學院校園

“死在西京”聽起來很誇張,其實是褒義——西京的校園管理非常嚴,再加上枯燥的工科專業多,學生自嘲“累得要死”。但也正是這種從嚴的校風,造就了實力。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激烈競爭和野蠻生長,當下的西安民辦高校已進入穩定期,招生、教學、就業都是透明的,用不着大張旗鼓、滿街散發傳單去招攬學生了。

在硬件條件和專業設置上,每個學校有自己的專長,學生可以根據需求報考。

高考成績在400分左右,如果沒有考上公辦高校,就可以在民辦高校選擇。而在河南這樣的高考大省,錄取分數甚至超過500分。

當然,上民辦高校,先得付出金錢的代價。公辦高校一學年的學費約爲6000元,而民辦高校的學費,普遍在2萬元以上,部分專業達到3萬元。

回顧西安民辦高校的發展歷程,它是中國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補充,爲落榜生提供了另一種選擇。

從民辦高校走出來的畢業生,也有很多成爲各自領域的引領者,實現了人生的逆襲。

其實,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很多行業都是市場的力量首先進入,隨後由政府規範,再在政府的合理管理下,實現健康發展。民辦教育,就是一個縮影。

2015年,丁祖詒去世三週年,西安翻譯學院舉行了“丁祖詒教育思想研討會”,西安民辦高校的掌門人,包括黃藤、任萬鈞、胡建波等,幾乎全部出席。

△丁祖詒教育思想研討會

那一刻,過去的恩恩怨怨隨風消散,共有的是對教育事業的情懷,他們是在紀念丁祖詒,也是在回望自己走過的路。

只不過,“東方的哈佛”這個願望,今天看來依然遙遠。

在會上,胡建波發言說:“民辦教育在現代中國經濟形勢下,是思想、體制、創新的貢獻,未來民辦教育工作者任重而道遠。”

如今,隨着生源整體減少,國家經濟轉型,民辦高校的運營將面臨不小的壓力。如何應對變化的時代,是學校要思考的問題。

好在它們一路上都是從變化中走過來的。

【夾饃星球原創文章,禁止抄襲和短視頻搬運,違者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