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青睞寬基ETF,開年超370億資金借ETF入場
步入2025年,A股市場仍在波動中前行,上證指數在3200點上下盤整。截至1月21日,上證指數、深證成指、滬深300指數年初至今分別下跌3.26%、1.05%、2.6%。市場調整之下,各路資金也在不斷借道ETF展開佈局。
據第一財經統計,截至1月20日,本月以來已有超過370億元資金借道股票型ETF入場。一方面,滬深300、中證A500等方向的寬基ETF持續吸金;另一方面則是機器人、芯片、人工智能等賽道受寵。此外,部分新發市場的ETF產品也受到機構資金的青睞。
“險資和機構資金這類長期投資者正在不停地涌入市場,但更多是循序漸進、互相吸引的過程。”瑞銀證券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孟磊表示,無論是公司治理結構改善還是基本面的變化,都有利於長線資本投入。
資金都在買什麼
Wind數據顯示,截至1月20日,2025年以來已有372.69億元資金淨流入股票型ETF市場。梳理資金流向數據可以發現,寬基ETF仍是最受資金青睞的產品。尤其是跟蹤滬深300指數的ETF產品,年初至今已有超過209億元資金淨流入。
作爲2024年四季度的“吞金獸”產品,跟蹤中證A500指數的ETF產品被大量資金看好,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產品的增多,雖然中證A500ETF仍在持續吸金,但流入額已經有所收窄,有些產品甚至止步買入並掉頭賣出。
據第一財經統計,截至今年1月20日,有82.34億元資金淨流入中證A500ETF賽道,而2024年11月和12月同期則分別有761.77億元、340.36億元的淨流入。其中,南方中證A500ETF、華安中證A500ETF等7只產品本月以來已有上億元資金離場。
儘管如此,在增量資金持續涌入的背景下,目前上市的26只中證A500ETF產品最新規模合計達到2632.16億元,近半數產品規模已超百億元。目前,這一賽道已經是僅次於滬深300ETF的第二大寬基ETF,也是擁有百億ETF數量最多的寬基指數。
跟蹤中證500、中證1000等指數的ETF產品同樣得到大幅增持,同期分別淨流入22.97億元、17.78億元。至此,這兩大賽道的ETF總規模也在千億元級別以上,分別爲1400.66億元、1169.67億元。
而在行業主題產品中,機器人、芯片、人工智能是開年以來資金加倉的主要方向。如華夏中證機器人ETF、易方達中證人工智能ETF、鵬華國證半導體芯片ETF等產品資金淨流入居前,“吸金”均超過4億元。白酒、消費、券商方向則有不少資金出逃。白酒ETF、消費ETF分別有6億元以上資金從中撤離。
資金在調整方向的同時,股票型ETF的成交活躍度也在減緩。據第一財經統計,1月21日,股票型ETF的單日成交額爲789.06億元,較月初(1月2日)的1276.35億元減少了近四成。從均值來看,股票型ETF本月以來的日均成交額爲932.27億元,而上月同期這一數字爲980億元。
機構搶籌指數產品
除了存量市場,新發市場的ETF也備受關注,近一個月來有20多隻產品啓動發行。記者注意到,部分產品出現了機構搶籌的情況,受到來自券商、保險、國有資本等機構資金的青睞。
中金中證A500ETF就是典型案例之一。該基金於1月14日成立,募集規模19.91億元,前十大持有人均爲機構投資者。如中金公司、國泰君安證券、新華人壽的持有份額比例均在10%以上。而申萬宏源證券、中國人壽再保險、橫琴人壽、中匯人壽、中華財險等公司的持有比例則在5%到9.74%不等。
類似的情況在其他產品上也有體現。如1月15日成立的廣發上證科創板人工智能ETF,前十大持有人中有5家券商和2傢俬募,其中中金公司、國信證券、華泰證券持有份額比例均超過2%。
1月16日成立的融通中證A500ETF,前十大持有人中同樣出現了9家機構的身影。其中,中國誠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持有比例達到46.83%,華金證券、弘康人壽、國泰君安證券、國聯證券以及某私募公司也位列其中。
據記者從多家基金公司瞭解到,近期部分完成募集的基金產品,認購主力同樣來自機構投資者。一位中大型基金公司人士表示,ETF已經成爲了機構資產配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部分配置指數產品的資金,是原本投向主動權益產品的機構資金轉向而來。
“近兩年來,像保險公司一類的長線資本已經在不停地流入市場。”孟磊研究稱,上證綜指在3000點下方運行時,滬深300ETF出現明顯的份額上漲,顯示了長期資金願意通過ETF佈局的方式來支持資本市場,在價格低的時候,有長期資金希望逢低佈局獲取更高的長期收益。
“目前上證綜指在3100到3200點運行,下行風險會被這些‘耐心資本’承接,”孟磊說,“無論是養老基金、社保基金還是保險資金,有非常大的承接空間”。
配置的機會和風險
那麼,爲什麼是寬基ETF備受資金關注?“寬基ETF可以作爲A股投資的底倉或者是壓艙石,受到很多機構投資者的追捧或者是信賴。”在日前舉辦的博時基金一季度投資策略會上,博時基金指數與量化投資部基金經理尹浩表示。
“ETF,特別是寬基ETF是一種相對更加分散、行業更加均衡的品種,這類產品有非常強的紀律性,只要定了選股標準就會一直運行下去,不會有太大的改變,有一個清晰的風險收益的特徵。”尹浩說。
在尹浩看來,在震盪市或市場上漲的初期時,寬基指數會更加受到資金的青睞。因爲在上漲初期時沒有一個真正強勢的行業。他認爲,當下的寬基指數或者A股市場配置的價值,相對於債券更高。
摩根士丹利基金主動權益團隊人士對記者表示,2025年或將延續去年下半年加碼逆週期調節的基調,需求側刺激繼續發揮作用,居民收入和樓市預計將緩慢復甦,A股整體盈利或有一定改善,但彈性可能不大。
談及細分的賽道機會,上述人士表示,會重點關注人工智能領域。“過去一年國內科技公司在迅速追趕海外AI巨頭,部分大模型的能力已經可以對標海外,AI技術的快速迭代、相關成本的持續下降,爲AI應用的落地奠定了良好基礎,AI模型與終端產品開始出現深度融合,應用場景快速滲透,2025年有望成爲AI應用爆發元年。”
事實上,從2024年三季度A股市場反彈以來,科技股就已經有所表現。摩根資產管理中國權益投資成長組組長兼資深基金經理郭晨認爲,未來一年甚至若干年,科技將是重要的投資主線。
在郭晨看來,回顧A股過往表現活躍的階段,科技板塊行情都不曾缺席,經濟企穩後,科技板塊更具潛力。細分來看,半導體、新能源、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等領域精彩紛呈,而核心聚焦點在於AI。
上海一名基金投研人士也告訴記者,在市場量能不足以發動指數行情的背景下,科技權重成爲了活躍資金抱團的方向,故只要在上漲結構沒有遭到破壞的前提下,後續仍可留意震盪回踩過程中的低吸機會。
談及需要注意的風險,博時基金稱,長期而言主要來自三個方向:一是政策實施的不確定性風險,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政策的後續發展和市場反應;二是市場波動性風險,當前市場環境和心態依然不夠穩定;三是要留意板塊快速輪動的風險可能導致賺錢效應短期難以持續,應合理佈局並特別注意不要追漲殺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