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突然跑路,私教大量辭職!上海很多人被忽悠,人大代表發聲:加大查處力度!市體育局迴應
(原標題:機構突然跑路,私教大量辭職!上海很多人被忽悠,人大代表發聲:加大查處力度!市體育局迴應)
健身私教吃香,而遇到一個好私教就似抽盲盒。
由於行業門檻較低,導致私教良莠不齊,健身機構關門跑路、損害消費者利益事件頻發。
私教跳槽、機構跑路的表象背後,與“寅吃卯糧”這種不健康的經營模式有關。市人大代表楊軍爲此建議,加強對健身機構的規範管理。日前,這份建議得到承辦部門“解決採納”的答覆。
市體育局透露↓↓↓
正在制定符合行業實際情況和特點的“限期限次限額”標準和預收資金分級分類存管等具體風險防範措施,引導經營者售賣“小額、高頻”的短期卡和合理課時,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寅吃卯糧”是不健康經營模式
隨着市民體育健身的需求日增,對私教等健身指導服務的接受度逐漸提高。而目前,國家對健身教練沒有統一的從業標準,私教入行門檻較低,導致從業人員魚龍混雜。
“很多人沒有相關專業背景,經過短期培訓甚至零基礎,考個證就能上崗。”楊軍說,由於教練指導不規範,一些消費者甚至出現急性損傷的狀況,健身變成了傷身,安全隱患較大。
消費者最直觀的感受是,私教流動性過大,課程期內隨意更換教練和教練預約不上的情況頻發。小琴上個月剛適應一位女教練的訓練節奏,這周就被告知,原私教離職,她又要重新適應新教練。
據《上海健身休閒業數據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末,受市場環境影響,上海的健身教練從業人員數量出現下滑,總人數約爲2.75萬,其中非體育專業教育背景教練佔比76%,從業年限在2年以內的教練佔比41.25%。2022年報告顯示,半年內跳槽的教練超過20%,1年內跳槽教練佔比高達54.11%。
“健身機構多采用預付卡形式,私教的收入通常與賣課績效掛鉤。”楊軍調研發現,與一般商務領域的單用途卡經營活動不同,體育健身行業發行預付卡吸納會員,通過私教營銷課程,引導消費者提前預支費用,業內經營者約98%的主營收入爲預收資金,遠超《上海市單用途預付消費卡管理實施辦法》規定的“上一年度主營收入20%”的特別風險警示標準。
“健身機構熱衷於‘賺快錢’,過度營銷課程,不少私教也不務正業,收入大頭靠賣課提成。”楊軍說,教學過程中,很多私教不按消費者的實際身體情況和需求出發,過度營銷,甚至虛假營銷,忽悠消費者不斷充錢買課。
傳統健身企業普遍採取高成本、高負債運營,預收資金絕大部分用於支付運營成本和投入新店。在楊軍看來,這一“寅吃卯糧”的不健康經營模式重度依賴預付式消費的現金流,重銷售輕服務,一旦無法獲取足夠預收資金,極易出現因資金鍊斷裂而非正常停業的情況。而受外部環境影響,消費者消費理念趨於謹慎,今年以來超長期年卡、大課包等產品在行業銷售旺季“遇冷”,部分傳統健身企業營收已經難以覆蓋經營成本。
“由於對私教的約束有限,消費者遇到相關問題,維權的途徑非常單一,如要退卡,則會面臨很大的經濟損失。”楊軍發現,健身機構與消費者簽訂的合同,均爲格式合同,消費者只能被動接受,如果發生退卡,需要承擔很高比例的損失。
引導經營者售賣短期卡和合理課時
如何避免健身行業“寅吃卯糧”?
楊軍給出的“藥方”是,儘快出臺針對健身行業的標準和相關管理規定,在健身機構評級、人才、運營、培訓等方面要建立權威規範,設定法律責任,同時明確監管部門,落實監管責任,避免發生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
“建立健身機構和教練黑名單制度。”楊軍建議,提高行業從業門檻,規範教練資質管理,對於多次被消費者投訴,經覈查確實存在問題,或多次被行政處罰、約談整改的,應納入黑名單,實施行業禁入。
“主管部門應加大對涉嫌違法行爲的查處力度,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她還建議,嚴格按照《上海市單用途預付消費卡管理規定》的要求,加強對預付資金的監管。
在市體育局看來,重度依賴預付式消費,是“寅吃卯糧”的不健康經營模式。“堅持政府監管與行業自律相結合,創新工作路徑,穩妥推進對體育健身行業從業人員和預付卡經營的規範管理工作。”市體育局表示,一方面出臺專業人員指導政策,推進地方性標準建設。依據市政府規章《上海市體育設施管理辦法》,本市制定了《上海市從事體育指導的經營性體育設施經營者專業指導人員配備暫行規定》,細化對專業指導人員的專業性認定,要求經營者主動公示專業指導人員名單及其專業水平信息,爲經營者履行義務、執法部門實施行政處罰奠定基礎。
據悉,《健身場館服務質量要求》《健身教練服務能力要求》兩部地方性標準已於2024年由市場監管部門發佈,以指導市健身健美協會制定行業標準。目前,市體育局在牽頭制定體育健身指導服務合同示範文本,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
另一方面,增加預付費治理法律供給,引導行業轉型升級。2023年,全力推動在《上海市體育發展條例》中增加體育健身領域預付式消費治理的法律供給,新增信息公示、書面告知、預收資金“限期限次限額”、推廣使用合同示範文本、加強行業自律等規定。目前,依據法規授權,市體育局正在制定符合行業實際情況和特點的“限期限次限額”標準和預收資金分級分類存管等具體風險防範措施,引導經營者售賣“小額、高頻”的短期卡和合理課時,降低負債率,嚴格控制成本,提升服務品質和客戶留存率,從源頭解決消費亂象。
“從中長期看,需要國家層面加快完善體育市場監管的相關法律法規,或者制定健身教練職業標準。”市體育局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加強體育健身行業的監管,完成規範性文件的制定,明確相關部門監管職責,逐步完善頂層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