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一日雙塔 飽覽北海岸風光

航港局開放基隆燈塔參觀,民衆可以從燈塔出發,經白米甕砲臺走逛到球子山燈塔,完成基隆版的「一日雙塔」挑戰。(交通部航港局提供/張志康基隆傳真)

位於基隆港西岸的白米甕砲臺,原本是北臺灣鎮守海疆的重要據點,隨着時代的變遷,已經成爲基隆市重要文史空間。基隆在地文史團隊「雞籠卡米諾」創辦人單彥博建議,外地遊客可來基隆挑戰半日遊「一日雙塔」路線,從近日開放的基隆燈塔經白米甕砲臺再到球子山燈塔,一路能飽覽北海岸的無限風光。

說起「白米甕」這個名稱,單彥博表示,相傳當地有一座神秘洞窟,每天會產生源源不絕的白米,產量剛好是1個「甕」的單位。另一個說法認爲這是個古地名,現在則叫做「太白莊」。

另外,老一輩常說白米甕砲臺一帶叫「荷蘭城」,但單彥博指出,翻閱史料,這帶應只有小型的崗哨,沒有大型堡壘紀錄,因此單彥博推論,認是二戰後有一批從大陸湖南、河南一帶移居來的外省人,口語傳述下的誤傳。

單彥博說,日前航港局終於開放位於白米甕砲臺附近的基隆燈塔,他建議民衆可從基隆燈塔出發,步行40分鐘左右,便可以到達白米甕尖及白米甕砲臺遊客服務中心,在飽覽北海岸的美景後,再往南走向球子山燈塔,完成了基隆版「一日雙塔」行程,還能到基隆港西岸流籠頭周邊品嚐咖哩沙茶炒麪。

基隆市政府發言人餘治明指出,白米甕砲臺因地形險要、擁有絕佳視野,成爲日據時期防禦基隆外港海域的第一道防線。隨着1957年正式撤除軍隊,白米甕砲臺逐漸從軍事功能轉爲觀光景點,並有在地文史團隊進駐,向人們分享歷史,讓這個場域解除過往軍事的肅殺氣息,成爲文史教育的開放空間,供大衆遊憩與欣賞基隆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