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漁會、臺電合作放流漁苗 共同覆育海洋環境
基隆區漁會、臺電公司共同舉辦魚苗放流,吸引許多民衆與學子一起合作傳遞魚苗放流入海。(張志康攝)
基隆區漁會理事長簡建輝(圖右5)、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校長許泰文(圖左4)、臺電公司副總經理郭天合(圖左3)、基隆市政府產業發展處長黃健峰(圖右2)、基隆市議員張灝翰(圖右3)、基隆市議員候選人許睿慈(圖左1),共同放流魚苗。(張志康攝)
基隆區漁會舉辦魚苗放流,包括理事長遊日興(圖左1)、市議員候選人許睿慈(左2)、市議員張灝翰(左4)、張淵翔(右1)等人都共襄盛舉。(張志康攝)
基隆區漁會這次放流的條石鯛魚苗。(張志康攝)
爲改善沿近海的海洋資源,基隆區漁會、臺灣電力公司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合作,28日上午在基隆市濱海休閒園區,展開魚苗放流活動。現場也有150名海大附中的學子協助,共放流5000尾嘉𫚭及5000尾條石鯛。基隆區漁會表示,預計明年將會在基隆嶼擴大放流漁苗,覆育基隆海域的海洋環境。
基隆區漁會理事長簡建輝指出,過去海洋生態環境遭到破壞,全球環境快速的變遷且難以改善,導致海洋中魚類的數量越來越少,漁業資源匱乏已成爲全球性的問題,因此沿近海海洋資源的維護,對於當地漁業和社區永續經營目標的達成,就顯得更爲重要。
爲避免盲目放流,反而造成生態浩劫,基隆區漁會與臺電公司在規畫舉辦這場基隆沿海覆育計劃的魚苗放流活動時,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廖正信教授團隊合作,於放流前針對放流魚苗的生理及基因進行檢測,確保魚苗健康無慮,再配合標籤標識、基因標識放流後水下紀錄觀察,以利放流後續的持續追蹤研究,同時與海洋大學附屬中學師生合作,讓年輕學子實際參與魚苗標識過程,瞭解覆育海洋環境的重要性。
廖正信也指出,透過在放流魚苗的鰭上做標籤標識,後續將可以有效觀察放流的魚苗在海域裡的生存狀態,他也特別請在附近釣魚的民衆以及漁民幫忙,若捕獲身上有標籤的魚,能夠放回海中。
遊日興強調,基隆區漁會也預計將於明年初,擴大於基隆嶼放流漁苗,但放流的魚種還沒有確定。
基隆區漁會指出,爲了讓年輕學子也能夠參與海洋覆育的過程,漁會與臺電公司也邀請基隆地區民衆及學生一同參與放流活動。透過這場活動,建立與地方社區民衆共同經營海洋環境的理念,並透過公私協力發展模式以達敦親睦鄰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