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辛吉訪中 防止中美軍事衝突
(圖/大陸央視)
近日,美國著名外交家、尼克森政府、福特政府時期擔任國務卿的季辛吉博士,以百歲高齡訪問中國。季辛吉與中方第一位高層互動對象,是被列入美國製裁名單的中國國防部部長李尚福。季辛吉以非軍人身分,與中國解放軍將領赫然會面,可見此行非同一般,傳遞出中美有可能局部恢復軍事互動的信號。另一「壓卷」重筆,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釣魚臺國賓館5號樓會見季辛吉(這是52年前,周恩來總理會見季辛吉的地方)。習近平對季辛吉的百歲之壽,對其半個世紀以來對中國的數百次訪問,以及在促進中美關係方面的貢獻,表達了謝意。
我的判斷是,中美關係已經難以回到從前。美國把中國列爲主要競爭對手,即敵手對待,也是不爭的事實。
理論上,季辛吉是國際關係現實主義大師。此外,他又是美蘇緩和、美中俄三角、世界與地區秩序,特別是亞太地區秩序的設計者、操盤者、參與者。今天,國際局勢劇變,但美國的全球與地區戰略,仍然受到均勢理論的影響,如「中美經貿不能脫鉤」的主張,就是均勢理論在經濟領域的折射。對季辛吉國際影響力的存在,中國有自己的見地。
實踐層面,拜登政府已將中國列爲最主要的戰略競爭對手。季辛吉本人也多次提及,中美未來的競爭將集中在高科技領域,甚至將當前中美關係的複雜性及其危險性,定於臨近戰爭。
順着這個思路,中美關係真正的核心,在於雙方是否能夠對軍事衝突進行管控。防止中美髮生軍事衝突,應是季辛吉此次訪中的重點。
基於此,結論認爲:季辛吉來北京,一方面向世界顯示「中美難以脫鉤」,另一方面,顯示「中美關係難以回到從前」。
圍繞此結論,提幾個觀察點:其一,出場方式有講究。季辛吉是目標人物,此次訪中是非官方身分,還是半官方身分?這是一個看點。
2020年11月25日,川普政府撤掉了包括季辛吉在內的美國國防政策委員會。此舉具有中美關係徹底反轉的象徵意義。美國對華政策轉向從此出現加速,這種惡化一直持續到拜登政府。氣球事件後,中美關係進入一個更加困難的僵局。
今年6月,美國衆院通過了成立中美戰略競爭特別委員會的決議,併成立一箇中美關係小組。成員除季辛吉外,包括有代表性的,華盛頓彼得森研究所的經濟學家拉迪,其他商業人士等。拉迪對中美合作,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長期看好,長期與中國學術界交往。
然而季辛吉此次訪華,並沒有藉助這一部門作爲「合適的平臺」。也沒有任何跡象表明,季辛吉的中國之行得到行政部門的支援,但常識又告訴人們,如此重磅行動,無疑與美國對華決策層緊密相關。
從中國官方報導對季辛吉的稱謂是「前國務卿」。這一細緻用語,顯示季辛吉的出場方式,既「餘音繞樑」,又恰到好處。
其二,獨具匠心的定格。季辛吉是國際戰略大師,中方對其定位,聚焦於季辛吉見證歷史,以及參與歷史事實。
季辛吉的來訪,本身就是對中美關係發出信號,具體談什麼,則屬次要。如季辛吉本人首先使用了「中國老朋友」的稱謂,習近平主席會見季辛吉時,重音也落在百歲、壽宴、感謝他對中美兩國人民的貢獻方面。將季辛吉訪華,定格在中美交往歷史的見證人,歷史事實的參與者,即歷史與個人的關係上。
中美關係向何處去?還須拭目以待。(作者爲上海臺灣研究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