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醫”2024|“出海”勝負手:有的成功出征,有的慘遭“退貨”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季媛媛 上海報道
“出海”是當下中國生物醫藥企業擴增收入、提升競爭力和品牌價值的重要發展戰略。中國生物醫藥企業正揚帆遠航,駛向國際化的廣闊深海,憑藉海外投資建廠、研發機構設立、技術轉讓、國際註冊認證等多種途徑,全面融入全球市場競爭與合作的大潮,整合優質資源,優化配置,持續增強自身的國際化創新實力。
2024年,一衆生物醫藥企業在全球化浪潮中把握確定性,實現國際化戰略宏圖,以尋求新的增量,而這也被認爲是當下中國生物醫藥行業的一大命題。
根據華泰證券的統計,儘管全球BD市場面臨壓力,但中國創新藥的BD交易卻逆勢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例如,2023年中國創新藥BD交易達到228起,總交易額達到2,660.90億人民幣,首付款總額達210.21億元人民幣,顯示出中國創新藥BD交易的活躍度和增長趨勢。截至11月18日,2024年國產創新藥對外BD數量達71項,同比2023年同期61項增長16%,總金額達405億美元,同比2023年同期262億美元增長54%。
同時,隨着全球醫療健康領域的投資活動反彈,海外MNC併購本土企業的案例也在逐步增多,例如GSK收購Aiolos、默沙東收購eyeBio、艾伯維收購Landos Biopharma和Celsius Therapeutics等。國產創新藥對外BD在全球BD中的項目數量佔比達14%,同比2023年全年增長13%,總金額佔比達30%,同比2023年全年增長26%,中國已成全球創新藥重要玩家。
談及2024年本土創新藥“出海”現狀,有券商醫藥行業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中國醫藥企業的全球化道路,離不開創新能力、全球商業化能力及跨國、跨文化企業駕馭能力的建設。一方面,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的生物醫藥企業已經初步具備了源頭創新能力,在政策支持下,能夠以其不斷提升的技術創新與研發能力、完整的製造能力和供應鏈優勢以及全球資源配置的能力積極“走出去”。
“另一方面,全球資源需要中國動力,中國醫藥企業正以海外投資建廠、設立研發機構、技術轉讓、國際註冊認證等多種途徑,全方位地融入全球市場的競爭與合作中,通過整合與優化資源配置,進一步增強自身的國際化創新能力。同時,中國醫藥企業在創新藥物研發方面展現出巨大的成長潛力和競爭活力,爲全球醫藥產業鏈貢獻中國動力。”上述分析師說。
從ADC到雙抗,高歌猛進
在多方利好因素的推動之下,2024年,創新藥“出海”成爲主旋律。
根據華泰證券的統計,2024年國產新藥的出海趨勢顯示,治療領域正變得越來越廣泛,產品類別也更加多元化。從2024年交易金額超過10億美元的案例來看,ADC藥物、小核酸藥物以及多抗藥物等均有涉及,其中ADC藥物尤其普遍。例如,據《2024中國生物醫藥出海現狀與趨勢藍皮書》顯示,2024年1月到9月29日,國內創新藥license out交易記錄共有48項,其中宜明昂科與Instil Bio之間的預計潛在交易金額高達20.5億美元人民幣。
例如,新年伊始,國產ADC藥物市場延續了2023年的火熱勢頭。1月8日,三則ADC藥物重磅新聞在業內引發廣州泛關注:強生公司宣佈收購Ambrx Biopharma加碼ADC管線佈局(國內新碼生物擁有Ambrx公司多款ADC藥物中國大陸市場權益)、百奧賽圖與Radiance Biopharma達成雙抗ADC授權合作、榮昌生物ADC RC88獲美國FDA快速通道資格。
進入年末,ADC的火熱依舊不減。12月21日,藥明生物和杭州多禧生物共同宣佈與Aadi Bioscience(AADI.US)達成研究服務合作協議。此次合作,Aadi將獲得3項處於臨牀前階段的抗體偶聯藥物(ADC)的開發、製造和商業化的全球獨家許可權。根據協議條款,Aadi將向藥明生物和多禧生物支付4400萬美元首付款,最高達2.65億美元的開發里程碑付款和5.4億美元的商業里程碑付款以及個位數比例的銷售提成,總計合作金額達8.49億美元。
中國藥科大學附屬上海高博腫瘤醫院李進教授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當前,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在國際舞臺上已有三個領域接近世界先進水平:小分子靶向藥物、單克隆抗體和ADC藥物。近年來,中國在這些領域取得了顯著成就,特別是在2024年,中國成功向歐美國家的領先企業轉讓了7至8個項目。這一方面展示了創新藥技術的進步,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資金短缺的問題。
“但中國的生物醫藥企業仍需不懈努力,持續前進。同時,我們也見證了中國生物製藥企業的顯著進步,並堅信在未來十年內,這些企業在雙特異性抗體(雙抗)和ADC領域定能實現重大技術突破。”李進指出,這些藥物會爲腫瘤患者帶來全新的治療理念和選擇。
雙抗“出海”也是2024年的一大亮點。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中國國內已產生了十餘個雙抗出海項目,涵蓋了HER2、TROP2、B7H3、CD3等衆多重要靶點,總交易金額接近800億元人民幣。從交易項目來看,主要集中於腫瘤領域適應症,其次爲自身免疫性疾病。
根據已披露的交易總金額,涉及金額超過百萬元人民幣的項目有兩個,分別是禮新醫藥向默沙東授權的PD-1/VEGF雙特異性抗體LM-299,以及宜明昂科向Instil授權的PD-L1xVEGF雙特異性抗體IMM2510(該項目還包括一款CTLA-4抗體),這些均屬於腫瘤治療領域的產品。
太平洋證券分析認爲,雙抗有望成爲腫瘤免疫新主流療法。雙特異性抗體能夠同時靶向並阻斷兩種抗原/表位介導的生物學功能,從而可能誘導出單抗所無法實現的潛在優越生物學效應。在海外MNC堅持腫瘤免疫聯合治療策略的同時,部分國產雙抗憑藉優秀的療效和安全性實現彎道超車,有望成爲腫瘤免疫的新主流療法。
接連“退貨”,風險猶存
當製藥企業考慮拓展海外市場時,它們也遭遇一系列實際挑戰,不少藥企慘遭“退貨”“出海”之路荊棘叢生。
在2024年初,國產創新藥“出海”熱潮中出現首個“退貨”項目,君實生物的TIGIT單克隆抗體被美國Coherus公司終止合作。TIGIT單抗類藥物被視爲潛力巨大的抗癌治療策略,全球多家藥企正在研發。
無獨有偶,在創新藥“出海”一年半後,今年出現了相關產品遭引進方“退貨”的現象。今年8月,和鉑醫藥發佈公告稱,公司接到合作方Cullinan有關終止協議的通知,終止關於HBM7008在授權區域內的開發和商業化,該終止於2024年11月3日生效。由此,和鉑醫藥將重新獲得HBM7008的全球權益,並將繼續探索其他開發和潛在商業化的機遇。
至於此次雙方“分手”的原因,和鉑醫藥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解釋稱,HBM7008目前處於一期臨牀階段,“我們還在分析評估後續臨牀開發策略,有更新或進展會第一時間和大家分享。不過可以確認的是,本次合作終止主要是Cullinan的戰略轉型,與產品關係不大。”
此外,5月17日,恆瑞醫藥也發佈公告稱,收到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關於卡瑞利珠單抗聯合阿帕替尼用於不可切除或轉移性肝細胞癌患者一線治療的生物製品許可申請(BLA)的完整回覆信(Complete Response Letter )。回覆信中,FDA表示會基於企業對生產場地檢查缺陷的完整答覆進行全面評估;並且由於部分國家的旅行限制,FDA表示在審查週期內也無法全部完成該項目必需的生物學研究監測計劃(BIMO)臨牀檢查。這也意味着,恆瑞醫藥PD-1闖關FDA受挫。
談及“出海”的失利原因,沙利文大中華區合夥人兼董事總經理毛化此前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鑑於全球監管環境的差異性,各國和地區對藥品的准入門檻各不相同,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因此,在進入目標市場時,公司需要深入研究和了解目標市場的法律法規、註冊流程、審評標準等關鍵要素,以制定合適的市場準入策略,確保產品能夠滿足並符合當地市場的具體要求。
“與此同時,在產品持續擴大全球市場版圖的過程中,公司還需根據不同市場的適應性和潛力,合理決定進入各市場的順序,進而爲產品的商業化進程保駕護航,確保其順利推進。”毛化指出。
在國際多中心臨牀試驗的背景下,企業面臨的挑戰更爲系統性。創新療法、獨特的分子結構以及給藥方式等,均爲產品增添了顯著的臨牀價值。這些優勢在臨牀療效和安全性上的展現,不僅是順利通過FDA審批的關鍵所在,也是藥品獲得臨牀廣泛認可、成功開拓市場的核心驅動力。
“除了專注於藥品的療效和安全性,藥企還需要避免因主觀因素導致的出海受阻,應當逐步轉變依賴本土臨牀數據的研發思維,確保實驗數據翔實可靠,並充分考慮海外市場患者的患病情況。”毛化說。
征戰2025,角逐全球市場
儘管‘出海’之路充滿挑戰,但創新藥企對2025年‘出海’的決心依舊堅定。
據華泰證券統計,國產創新藥BD出海單個交易的體量近年來明顯提升且趨勢延續,截至今年11月18日,2024年國產創新藥BD出海項目平均總金額達5.70億美元(2019年、2023年全年分別爲0.43億美元、5.28億美元),項目平均首付款爲0.52億美元(2019年、2023年分別爲0.01億美元、0.46億美元)。
其中,不乏重磅項目,總金額超過10億美元或首付款超過2億美元的國產創新藥BD出海交易同期多達15筆(相較於2019年的0筆和2023年的17筆),與2023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筆。
百濟神州作爲本土藥企“出海”的佼佼者,其產品替雷利珠單抗在美國的售價約爲4320美元(約合3.05萬元人民幣),而在國內,該藥物上市之初的價格爲10688元人民幣/100mg。經過醫保談判後,國內價格調整爲1253.53元人民幣/支,醫保支付後僅需約376元人民幣/支。這顯示了百濟神州通過“出海”策略,在不同市場根據當地市場體系進行定價,實現了顯著的經濟效益。
華泰證券分析認爲,“出海”交易對國產創新藥資產的價值重估有望驅動國產創新藥見底,後續,醫藥市場將出現三方面趨勢。一是,儘管全球BD承壓,國產創新藥BD項目數量及總金額均將逆勢增長,且重磅項目頻出;二是,國產創新藥在全球BD項目中的佔比將持續上升,逐步成爲全球創新藥領域的重要參與者;三是,BD/M&A(企業併購)首付款/收購款已超越直接融資,將成爲國產創新藥企業的主要資金來源。“梳理MNC當前在手資金情況,我們認爲MNC在補充管線的壓力下有望持續主導BD。此外,NewCo、M&A等更爲豐富的交易模式的興起,亦爲更多出海交易的達成提供了機遇。”
這也有跡可循。從“出海”模式來看,今年,創新藥企在‘出海’策略上已不再侷限於自主出海、借船出海、聯手出海,NewCo模式爲生物製藥企業開闢了一條創新的國際化新路徑。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不完全統計,目前至少有四家本土企業採取了NewCo模式“出海”,包括嘉和生物、恆瑞醫藥、康諾亞、領康生物等。
“與傳統授權許可相比,這種商業模式的成功效率可能更高。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也見過一些採取這種模式的公司,在短短一兩年內就能在納斯達克上市。”上述分析師認爲,2025年,採取NewCo模式“出海”的本土藥企數量將會不斷增加。
無論是那些在轉型中奮力前行的知名傳統藥企,還是那些如春筍般紛紛涌現的小型生物科技公司,兩股創新的力量不約而同地將它們的觸角延伸向了更爲遼闊的海外市場。隨着國家一系列鼓勵新藥研發政策的頒佈與實施,如改革審評審批制度、加強產學研醫技術協作等,中國藥物進入國際市場的障礙正在逐步被清除。儘管目前“出海”之路充滿艱難險阻,但毫無意義,2025年,更多的創新的藥企將踏上這段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