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投資去年總財損34億 居詐騙案之冠
在各類詐騙手法中,「假投資」去年總財損逾34億元,居詐騙案之冠。圖爲立委呼籲政府加速防治詐騙犯罪。(本報資料照片)
詐欺犯罪在國內歷久不衰,不僅輸出海外,讓臺灣揹負詐騙王國的惡名,就連在警方大力宣導及嚴打詐團下,各種詐騙手法仍不斷精進,總案件數及總財損都不減反增,尤其近年假投資詐騙更是猖獗,經常令被害人傾家蕩產痛不欲生,甚至還衍生出囚禁凌虐人頭帳戶的「臺版柬埔寨」案件,要如何遏止詐欺危害民衆生命財產安全,「打詐國家隊」還需再加一把勁。
警政署統計,去年共發生2萬9702件詐欺案,總財損高達69億6159萬元,連續3年增加。在各類詐騙手法中,假投資詐騙案數量雖排名第二,共發生6600件,但總財損34億2255萬元卻居冠;若再加上假愛情交友,被害人上鉤後還是被騙去投資、損失2億6574萬元,假投資就佔全部財損的5成以上,金額之高,令人咋舌。
臺中一名40歲陳姓科技新貴,日前在臉書看到一篇投資股票的文章,他想錢滾錢投資便與對方聯繫,並加入LINE羣組。陳男說,隨後每天羣組內都有老師上課,教導要如何投資股票等相關資訊,接着一名「林老師」主動加他爲好友,並推薦他投資港股。
陳男說,「林老師」熱心教他設定掛單價位,並保證一定能獲利數千萬元,他在對方不斷慫恿下投入2500萬元,不料,當天投資的港股馬上大跌,導致他虧損2000多萬元,想問老師明牌爲何會失靈?老師卻不讀不回,他才驚覺被騙,投資的股票全變成壁紙。
打詐官警說,臺股因有漲跌幅限制,所以港股、虛擬貨幣、黃金成爲被歹徒利用的3大投資標的。任何詐騙手法都需要人頭帳戶,以往詐團會出價購買,但近期卻傳出多起以假求職名義拘禁當事人案件,不僅黑吃黑不給賣帳戶酬勞,甚至還毆打凌虐被害人致死。
刑事局指出,已研擬管理、預防、偵查3大策略主軸,要求下架網路涉詐徵才訊息,建立高風險名單警示機制,把最近一年遭設定警示帳戶,且遭通報爲失蹤人口案,列爲重大刑案及高風險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