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55週年 加工區招手企業 再闢新園區
加工處今年四指標歷史紀錄摘要
經濟部加工區建成55週年,2021年區內廠商達710家、營業額爲新臺幣4,563億元,出口與進口金額分別爲160億美元、114億美元,四項指標同創歷史紀錄。加工處長楊伯耕表示,爲了提供更多廠商設廠用地,正着手開闢楠梓第三園區、高軟二園區、擴廠屏東科技園區,將可吸引更多企業進駐。
加工處3日表揚11家設廠50年以上的績優松柏廠商,楊伯耕表示,立法院三讀通過加工出口區更名爲科技產業園區,加工出口區管理處更名爲科技產業園區管理局,象徵一個新時代的開始,但「加工處」服務廠商的使命仍將持續。
楊伯耕表示,過去加工處未開拓新園區,而是以區房廠房更新爲主,增加廠商營運空間,例如楠梓園、前鎮園區和潭子園區,不過爲了吸引更多企業進駐,加工處正在着手開闢楠梓第三園區、高軟二園區、擴廠屏東科技園區,爲廠商提供更多發展空間。
受惠全球半導缺貨、疫情警戒帶動資通訊產品需求爆發,加工區2021年除了區內設廠家數將突破700家,達710家,創新高紀錄,營業額、出口金額、進口金額,將分別達新臺幣4,563億元、160億美元、114億美元,四個指標項目將同步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分別比2020年成長14%、13.75%、36.25%。
其中,以屏東科技園區成長幅度最驚人,達34.91%,主要是因爲屏東科技園區是國家南向政策的重鎮,區內廠商生產的馬達、淨水器、高爾夫球、高球杆頭、智慧寢具等,銷往東南亞數量龐大。
排名第二的是臺中軟體園的年增26.39%,受惠疫情的電商服務需求大爆發,好到物流都來不及接單、送貨,過去多年走下坡的光學聚落潭子園區,廠商從傳統相機轉型,供貨車用、AI和自動生產系統的鏡頭需求,刺激營業額年成長約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