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名人堂/推動健康臺灣 從電子處方箋做起

預估健保總額也將在明年突破9千億元大關,臺灣健保素有「世界最好」的美名,然而在健保開辦近30年後的今天,改革迫在眉睫。

臺灣不健康餘命8.6年

健保制度造就高可近性及可負擔性的高品質醫療,多次獲國際肯定,依據國際資料庫Numbeo今年2月公佈,臺灣於「醫療照護指數 (Health Care Index)」第12次蟬聯世界第一,國人平均壽命亦高於世界平均,達79.84歲,然不健康餘命長達8.6年,即近十分之一的壽命可能於行動受限,甚至臥牀下度過 。

要改變這樣的危機,需透過公私協力,共同達到全民健康的目標。目前政府的「健康臺灣」系列政策,二大主軸包含推動「健康憲章」及「推動健康臺灣深耕計劃,應於「健康憲章」中闡明將健康臺灣列爲永續發展目標(ESG)之一, 並推動全齡健康、改善不健康餘命年數及減少長照需求,多管齊下,讓健康臺灣的主軸內化到企業經營、治理的目標內。

國人應爲自身健康負責

尤其高齡人口持續增加,未來中高齡人口可能逐漸成爲職場主力,如何於職場中打造中高齡人口友善就業環境,使有意願者得以持續於職場中發揮其專業,爲社會盡力,也應是健康臺灣很重要的目標。

臺灣醫療制度高可近性,也導致部分國人將自身健康責任過度倚賴健保制度。國人年平均就醫次數達17.6次,遠高於OECD國家平均的7次。健保署統計,只要每人減少1次就醫,估計可省下375億點,約可省下340億元,只要國人願意改變習慣,理解必須爲自身健康負責,打造良好生活習慣,並多加運用社區藥局,進行藥物、保健食品等諮詢,即可達到健康永續目標。

臺灣身爲科技之島,產、官及醫藥界應善加利用優勢,共同制定數位藥事服務架構。臺灣平均每2人就有1名患有慢性病,今年健保署也與Google合作,打造AI健康臺灣的目標。

AI可協助提供整合照顧

由於高齡人口用藥複雜程度高,透過科技,確保長照機構、醫院可以與社區藥局連線,並由AI協助處方初步檢核,搭配多語言及語音系統等,有效減輕醫、藥人員工作負擔。在資料庫逐步建立後,更可進一步主動發現潛在問題,提供相關訊息給家屬及照顧者,使其瞭解病人狀況,提供整合性照顧。

目前,電子處方箋計劃於花蓮試辦,未來相關框架建立完成後,在確保資訊及個人資料安全之前提下,更可透過手機、平板或電腦,讓有需求者傳送電子處方箋至信任的社區藥局,進行用藥諮詢以及送藥到府服務,讓「健康臺灣」的觸角能夠透過科技,深入每一個角落,造福全體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