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大限逼近 碳權篇/企業買碳權 非減排萬靈丹
臺灣啓動碳交易制度,專家多認爲,對於碳權的概念要重新認識,實打實的減碳纔是王道,企業在選擇購買碳權時,記得要停、看、聽,而不是一窩蜂跟着買。
KPMG安侯永續發展顧問公司董事總經理黃正忠強調,「對於碳權的概念要重新認識」。購買碳權來抵減,永遠只是杯水車薪,真正從事減碳纔是王道,政府必須對外說明、以正視聽,不要讓外界產生瘋買碳權商品的迷思。
黃正忠提醒,若不釐清這樣的迷思,讓外界認清碳權意義、瞭解減碳實質價值,他擔心未來臺灣碳權投資糾紛、詐騙,或搞不清楚法規、誤判市場,甚至攪亂市場情況會愈來愈嚴重,甚至拖垮社會大衆對於減碳所應投入的關注。
黃正忠表示,以總量管制碳交易來說,是一種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制度,無法實質減碳達到目標,才透過碳採購補足「減量」效果,但重要的前提是,在國家法規制度內,也就是所有遊戲規則都要設計好,纔可進入所謂的碳信用額度。
資誠普華綠色科技公司董事李宗哲也認爲,碳交易只是輔助工具與手段,企業最重要的還是應投入能源轉型、節能減碳,若經過努力仍無法達到目標,碳交易纔是最終的短期手段,可以用來抵扣碳排放,是一種平衡工具。
對於未來臺灣碳交易市場變化,黃正忠表示,當碳費費率較碳權定價更低時,企業購買碳權的意願就低,但隨着碳費逐年調升,未來「價格會決定遊戲規則」,此時企業對於碳權概念的釐清就更爲重要。
安永氣候變遷、永續發展與ESG諮詢服務負責人曾於哲建議,中小企業應從碳費市場上看到機會,大企業在碳費市場上可取得「碳權」,但中小企業千萬別隻跟着大企業一起想着要買碳權,同時也能趕緊把握機會向環境部、經濟部詢問,如何透過減碳得到減量額度,未來還能再賣給大企業抵減碳費。
勤業衆信永續轉型服務團隊執行副總經理李介文則說,碳交易作爲企業管理碳費支出的工具,受到碳費管制之企業,可透過購買碳權抵減部分碳費,國內碳權扣抵上限爲10%,國外碳權則爲5%,其他未受管制的企業則可在具有減排成效並取得減碳額度後,透過出售碳權獲利,碳交易在企業碳管理策略藍圖中,有其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