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碳還不夠 中研院:深度除碳才能達到淨零排放
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發表「淨零之路-臺灣深度減碳」研究專書,建議應提出更積極的淨零路徑,並把握關鍵的淨零契機。(報系資料照)
當前的科學證據都不斷呼籲,人類應該快速、深度的減碳,臺灣政府也在一年前提出2050淨零路徑與策略。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發表「淨零之路-臺灣深度減碳」研究專書,建議應提出更積極的淨零路徑,並把握關鍵的淨零契機。
中央研究院院士王寳貫表示,到近年氣候變遷已經轉變成氣候危機,將升溫限制在攝氏1.5度,避免不可逆轉的極端風險,是國際共同的目標。甚至聯合國已經開始呼籲,已開發國家應負擔更快速減碳的責任,在2040年達到淨零。王寳貫表示臺灣雖非聯合國的成員,但作爲全球前20大的經濟體,有義務履行減碳的道德責任。
王寳貫呼籲,要做到2050年淨零排放,只有減碳不夠,必須要徹底、強力的減碳及除碳。強力的減碳政策是臺灣能源轉型的契機,也是臺灣能在未來國際經濟板塊有堅強立足點的基礎。這不只是政府與企業的責任,更需要所有人共同轉向節省能源、減少資源浪費達成社會轉型,這是我們這個最後有能力償還碳債的世代的責任。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蕭代基認爲,要達成淨零碳排需要不同政策工具的相互搭配,較常聽到的是各種對「壞財」課稅以提供減量誘因,並用來鼓勵如還稅於民、除碳基金等「好事」。
蕭代基提及,臺灣雖已經將碳費納入《氣候變遷因應法》,但相對於國際的碳價格來看,臺灣受到碳費收入只能用於減碳與調適用途的法律限制,碳費費率將低至減量誘因不足,只足以讓環保署取得相關預算收入。
本書應用總體計量經濟模型評估淨零排放路徑與策略,發現透過合適的政策工具組合與治理制度,臺灣是有能力採用更積極的淨零路徑與策略,在達成2050淨零排放的同時,提高綠色經濟的競爭力,達到環境、環境與社會三贏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