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物外掛多 彷如垂直墜落版行人地獄 全民正步入空降危機

內湖上灣仔公車站旁的大樓,五樓外牆窗型冷氣搖搖欲墜,但屋主不願改善,管委會只能貼張公告寫上「佛祖上帝保佑」。記者遊昌樺/攝影

一個城市必須建設給他的市民安全感跟幸福感,但在臺灣就很難達成。臺灣外牆不只容易下起磁磚雨,各類型外掛物更多,全臺類似的不定時炸彈存在街頭巷尾,尤其花蓮強震之後,北市四月通報外牆毀損總共2017件,加上全臺餘震不斷,原有建物的表層皮膚病竈,一個又一個,行人地獄不只視線的前後左右,也包括垂直的空降危機。

聯合報推出影音專題「步入空降危機」,檢視臺灣外牆的健康程度,因爲外牆最怕極端氣候導致的熱脹冷縮,但臺灣總是不缺剛好湊齊,溫度、溼度、風力、震度四大外牆危機要素的時刻,加上老化這個高風險因子,加上全臺屋齡30年以上的住宅超過53%,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報告指出,公寓大廈屋齡超過十六年,就有兩成出現劣化,我們的住家、工作場合,正陷入人老屋老都市老的多重困境。

然而不管是新或老舊建物定期修繕外牆剝落,或是外掛物問題,理應在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找到解答,尤其在民國83年以後,大多設立管委會,處理維護修繕等各種事宜。內政部國土管理署建築管理組組長高文婷坦言,依照建築法,若附掛物掉落致人死傷,檢調單位仍是處分所有權人,因此仍應回到社區自治精神。

但現實中,臺灣大多數的公寓連管委會都難成立,前年高雄「城中城大火」釀四十六死,社會才發現,行之有年的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沒有溯及既往,只能透過地方政府輔導成立管委會,公共基金更少用於修繕維護。換言之,十一樓以下的公寓大廈或各地常見的舊大樓、老公寓,受限於地方政府還有非常多轄內建築物使用執照沒有回溯建檔,連有多少棟都缺乏官方統計,成爲三不管地帶。

或者是即便有管委會,也因各種原因長期失靈,或者是繳的錢少,就算重視安全,也是「內外有別」,大多把少少的費用拿去更換電梯等內部設備,對於外牆安全,大多是「賭一把」的心態,賭着自家外牆不會發生事故。

本則專題聚焦臺灣街頭巷尾常見的各種外牆原因,彷如威脅城市的空降危機,從各種個案,包括內湖成功路冷氣機搖搖欲墜、公館商圈的東南亞花園廣場只願裝防墜網,卻不願處理外牆問題等等,進而帶出爲何管委會難成立?或是失能的原因,並試圖提出解方,成功大學建築學系副教授楊詩弘提出解方,可仿效日本從2008年開始頒佈長期修繕計劃,他解釋,日本建物完工10-12年之後,開始進入第一期診斷,再視情況調整修繕頻率,這個修繕計劃能讓屋況保持越好,公安無虞,房價也越高。他認爲會影響到人命的公共設施修繕 ,應該列爲最優先事項。

此外,國土署正研議修法,將管委會分成「兩個口袋」,一個屬於日常維護管理費,另一則是長期修繕基金,以重大修繕、改良爲主,高文婷表示,概念類似現在的勞退基金,強迫各大樓、管委會存下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