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行被指盜開個人養老金賬戶!咋回事?律師:銀行存程序紕漏

中新經緯1月7日電 (魏薇)近日,一位上海的微博博主發帖稱,在其本人不知情的情況下,建設銀行(下稱建行)爲他開通了個人養老金賬戶。

1月6日,中新經緯記者聯繫到了博主馬先生。他聲稱,2022年12月中旬,他本來準備在招商銀行開通個人養老金賬戶,但在開戶時系統提示他已經在別的銀行開過賬戶。後來通過上海人社APP查到,他的個人養老金賬戶開在建行。

在和建行客服聯繫後,他才得知,自己的個人養老金賬戶開戶行遠在廣州,並且他本人並不知情。這究竟是什麼回事?

來源:微博

“被開戶”疑雲

馬先生表示,考慮到在2022年12月底前開通個人養老金賬戶並且成功入金,才能在2023年享受稅收優惠,所以他在12月中旬就打算開通賬戶。

但在開戶時意外發現自己在建行已經開通了個人養老金賬戶。“我感到很奇怪,雖然我在建行有賬戶,但是已經完全不用了,建行客服告訴我是在廣州的一個網點開了個人養老金賬戶,我又聯繫了這個網點。”馬先生說。

馬先生提供的與建行工作人員溝通的短信顯示,經建行查詢,他的開立信息由廣州獵賢企業公司提供,這家公司與建行簽訂了企業合作項目個人養老金批量開戶協議,馬先生在該公司提供的勞務派遣員工名單中。

“他們讓我查一下自己和這家勞務公司有沒有關係,但我和這家公司沒有任何關係,我都沒有聽過這個公司。我問銀行有什麼信息可以給我開一個新賬戶,他說有我的身份證號、姓名和手機號,可對方報出的手機尾號並不是我的。”馬先生說。

馬先生百思不得其解,自己人在上海,而且並沒有在廣州工作過,他也問過自己公司的財務,和這家勞務公司沒有任何關係,並且和建行也沒有開展過業務。

事發後,建行已將馬先生的個人養老金賬戶進行銷戶。但馬先生強調,這件事並不是銷掉賬戶就可以解決,自己並不想要經濟賠償,只是想知道事情是怎麼發生的。

“難道一個公司提供一個人的名字和身份證號,就可以直接在銀行開戶了嗎?這中間是否存在銀行爲了完成開戶而產生的利益鏈條?銀行辦理賬戶應該有協議,上面到底是誰籤的字?”馬先生質疑道。

中國建設銀行資料圖 來源:中新經緯攝

有網友在評論中表示,他的家屬也被銀行通過不正當手段,從單位拿到信息後,私自給家屬單位所有員工代開,家屬和同事們集體投訴銀行,然後全部取消了。

還有網友表示,公司有權選擇代發工資的開戶行,但與個人養老金賬戶無關,兩者不掛鉤。個人養老金並非公司繳納,是遵循自願開立、自主選擇原則。

1月6日,中新經緯記者撥打了與馬先生聯繫的建行工作人員電話,該工作人員自稱是建行廣州西華路支行員工,不過自己未被授權對事件進行迴應。同時,中新經緯還撥打建行廣州西華路支行和建行廣州分行的辦公電話,均無人接聽。

勞務派遣公司稱用工單位輸錯信息

本次事件中,勞務派遣公司是如何獲得了馬先生個人信息,並提供給銀行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呢?

中新經緯以馬先生朋友的身份撥打了廣州獵賢企業公司工商登記電話,一位自稱公司負責人的人士解釋說,“公司和其他用工單位合作,用工單位提供的靈活就業人員、勞務派遣人員名單輸錯了。”

當進一步詢問輸錯的人數有多少時,上述負責人表示,應該比較少,該公司勞務派遣規模將近7萬多人,偶爾會有一兩個出錯。

該負責人進一步介紹,用工單位將名單提供過來,勞務公司會幫這些人繳納社保,發放員工福利等,包括開立社保卡等都是由該公司負責。個人養老金賬戶是銀行這段時間新成立的一個項目,因爲建行有該公司的對公戶,而且之前已經簽訂了合同,委託建行做公司所有業務。

“比如用工單位需要我們幫他們發放福利,我們就給員工發放福利。關於馬先生的名字,我去問過用人單位,對方說馬先生不是他們的員工,後來讓用工單位進行了修正。”上述負責人說。

究竟是哪家用工單位將馬先生信息提供給勞務公司?該負責人表示,之前查過好像是某物流公司,但是他記不清了。而馬先生則表示,自己並沒有在這家物流公司工作過。

律師:銀行在程序上存在紕漏

據人社部消息,自個人養老金制度11月25日啓動實施以來,個人養老金賬戶累計開戶有1000多萬人。

不過,也有不少銀行人吐槽,背上了個人養老金開戶KPI,甚至有人在社交媒體上發文,願意自掏腰包給客戶單獨發紅包,只爲求開戶。由於營銷個人開戶的數量有限,營銷難度也比較高,而對公客戶批量開戶可以走量,因此也有銀行要求員工加大對公客戶的營銷。

來源:包圖網

某國有銀行人士對中新經緯分析稱,批量代開是可以的,以其所在銀行爲例,首先要公司和銀行籤合同約定,然後公司要有批量業務申請表,上面有所有客戶簽字並附身份證複印件等材料。

“即便勞務公司說用工單位給錯人,也要有簽字,但銀行並未識別出簽字並非客戶本人。”該人士還表示,本次事件關鍵還是在於用人單位失誤,提供錯誤信息給勞務公司,另外銀行的操作也不嚴謹。上述人士認爲,如果辦理批量代開戶的業務,公司應該發佈通知告知員工,同時銀行也要給開戶手機發短信確認。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高級研究員金天在接受中新經緯採訪時指出,個人養老金賬戶應該屬於一個II類賬戶,而且由於一個人只能開立一個個人養老金賬戶,開立要求應該較一般的II類賬戶更加嚴格。如果馬先生在建行已有I類賬戶,則建行應有其聯繫方式,在非本人操作II類賬戶開戶的情況下應和本人聯繫確認,並完成其與本行I類賬戶或信用卡的綁定;如果馬先生此前沒有建行的I類賬戶,則II類賬戶的開立要求應更加嚴格,比如對開戶人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碼、綁定的他行I類賬戶或信用卡賬戶等四要素進行驗證。

金天表示,如果馬先生所述內容真實準確,即建行僅通過合作的勞務公司批量提供的手機號等信息,就在非經驗證的情況下直接開立了個人養老金賬戶,在操作上存在合規性問題,馬先生可以向監管部門進行相關反饋。

“曾經出現較多不規範操作的問題是勞務公司批量開工資卡,然後銀行預留的都是HR或財務經理的電話,這種情況後來很多都進行過清理,不管是從反洗錢的角度還是從客戶管理、精準營銷的角度,銀行都應該有意識地去引導客戶更新基本信息和聯繫方式。”金天說。

根據商業銀行和理財公司個人養老金業務管理暫行辦法,代理開立資金賬戶的,商業銀行應當要求代理人提供代理人、被代理人有效身份證件的複印件、合法的授權委託書等。商業銀行對代理人身份信息的核驗應比照本人申請開立資金賬戶進行,並聯系被代理人進行覈實。無法確認代理關係的,商業銀行不得辦理該資金賬戶開立業務。

北京尋真律師事務所律師王德怡對中新經緯表示,這個事件說明銀行在開設個人養老金賬戶的程序方面存在紕漏,存在個人賬戶被他人代開的情形。勞務公司向銀行提供批量個人信息,銀行就開設了個人賬戶,這個過程中並沒有與相關開戶人進行身份確認。勞務公司和銀行的上述做法,導致馬先生本人無法正常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給他的生活帶來不便,應當承擔共同侵權責任。雖未造成直接的經濟損失,但導致被開戶人到處奔波維權,由此產生的合理費用應當由銀行和勞務公司共同承擔。

王德怡認爲,現在國內的移動終端已經十分普及,通過技術手段完全可以避免上述糾紛。建議銀行在辦理類似批量業務時,通過技術手段與開戶人本人覈實,採取必須由當事人本人確認並激活賬戶的方式,可有效避免類似糾紛。

此外,對於如何查詢自己個人養老金賬戶的開立銀行,全國人力資源社會保障服務熱線12333客服人員介紹,可以通過掌上12333APP、國家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臺,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政務服務平臺等全國統一上線的服務入口或者商業銀行等渠道,進行個人養老金的查詢。(更多報道線索,請聯繫本文作者魏薇:vivi1257@163.com)(中新經緯APP)

(文中觀點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責任編輯:李中元

【編輯:付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