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船舶海工出口規模佔中國三分之一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南京1月19日電 (記者 朱曉穎)江蘇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19日在南京召開,省長許昆林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2024年江蘇船舶海工出口規模佔中國三分之一。2025年,江蘇將推動高技術船舶、海工裝備加快形成領先優勢。

2024年,全球船市復甦向好,造船業進入景氣區間。作爲中國船舶和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第一大省,江蘇船舶、海工裝備訂單激增。至去年上半年,江蘇省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三大造船指標已連續15年位居中國首位。一些船海裝備企業手持訂單飽滿,總裝造船企業交船期排到2028年。南京海關數據顯示,去年前11個月,江蘇出口各類船舶953.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6.9%,出口規模位居中國首位。

此次江蘇省兩會上,多位江蘇省政協委員對江蘇船舶海工產業建言獻策。

江蘇省政協委員趙式明觀察到,國際航運上游產業脫“碳”趨勢愈發明顯,新能源船舶需求量持續上升,造船業面臨綠色低碳轉型的挑戰。江蘇在綠色新型發動機領域,尤其是在液化天然氣、甲醇、氨燃料等低碳、零碳排放燃料方面的核心技術話語權不足,新技術、新工藝研發力度以及新設備應用不夠充分,綠色船舶配套供應鏈、產業鏈有待完善。

趙式明認爲,當前船舶建造產能擴張,反映出造船市場處於上升期。但航運業是一個強週期產業,需未雨綢繆。她建議江蘇在船用設備製造、船舶智造、新燃料、新材料等領域推出標準,構建船舶建造綠色生態圈;探索國際航運增值服務、數據交易業務;加快船舶總裝建造數字化轉型,統籌船舶建造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造船+航運金融”模式,探索海事離岸金融服務,探討船舶資產交易及證券化等前沿問題。

江蘇省政協常委、連雲港市政協副主席、民革連雲港市委會主委馬強建議,江蘇要聚焦深海裝備產業鏈關鍵環節,構建大中小企業協同融通、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的生態體系;依託深遠海綠色智能技術試驗船,建設深海技術裝備岸上、近海試驗公共服務平臺;開展國際合作,提升海洋工程裝備製造的全球競爭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