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下肢動脈血管阻塞死亡率 臺大醫院遠距照護成果寫入國際指引

臺大醫院研究發現,下肢動脈血管阻塞疾病患者接受即時同步遠距照護,可使心血管疾病得到較好控制,病人發生腦中風的機率顯著下降,被寫入美國心臟學會5月甫公佈的「下肢動脈血管疾病照護指引」。記者林琮恩/攝影

罹患下肢動脈血管疾病,除因血管阻塞恐致患者截肢外,亦可能合併冠狀動脈硬化、腦中風等疾病,病人五年存活率僅20%,低於癌症五年平均存活率。臺大醫院研究發現,下肢動脈血管阻塞疾病患者接受即時同步遠距照護,可使心血管疾病得到較好控制,病人發生腦中風機率顯著下降,該研究成果,今年5月被寫入美國心臟學會甫公佈的「下肢動脈血管疾病照護指引」。

該照護指引中,引用臺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李任光於2021年發表在國際知名期刊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的論文,將遠距照護列於此類病人的標準治療,指引提到,鑑於下肢動脈血管疾病患者的複雜性與多重共病,常發生重大心血管事件,此類患者特別需要長期追蹤與治療,而遠距照護可提供患者完整且即時的全人照顧,彌補目前居家照護不足。

李任光表示,除避免患者截肢之外,下肢動脈血管疾病,容易併發心肌梗塞、腦中風等急重症情況,遠距醫療患者可藉由院方提供的心電圖系統等在家監測生理數值,並結合人工智慧,病人拍攝傷口上傳,即可判讀病情。

李任光曾收治一位83歲男性,發生周邊血管疾病,導致腳趾壞死,原必須由膝蓋以下截肢,患者加入遠距照護後,由團隊提供完整、即時照護資訊,最終僅腳趾遭截肢,患者心存感激說,「感謝醫療團隊幫我留着一隻腳。」

臺大醫院遠距照護中心以累積14年、近7000名患者數據研究發現,接受遠距照護的下肢動脈疾病患者,截肢率自18%降至10%、死亡率從29%降至14%,平均住院天數減少一半,病患照護滿意度則由95.7%提升至97.5%。

臺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表示,遠距醫療不受時間、空間限制,提供醫療照護服務,在新冠疫情期間大出風頭,而臺大醫院早在14年前即成立遠距醫療照護中心,藉由穿戴裝置、即時傳輸等科技設備,優化醫療照護流程,提升病人健康,而對病人來說,這更是形同虛擬病房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