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一次真名吧!

1979年的一個午後

一位年屆72歲的資深科學家

坐在原子能研究所的辦公室裡

慷慨激昂地講述着自己這一生的科研經歷

同時,他鄭重地申請加入“中國共產黨”

因爲他知道

“沒有共產黨,新中國的成立是不可能的”

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正是

我國的“兩彈一星”元勳——王淦昌

王淦昌(圖源:中國科學家博物館)

從“農村”走向“國際”

王淦昌讀大學期間,中國正遭受列強的欺凌。他的老師葉企孫告訴他:“只有科學,才能拯救我們的民族!”這句話深深印在他心中,激勵他將一生獻給科學。

從清華大學畢業後,王淦昌前往德國柏林大學跟隨世界核物理學先驅——邁特納學習。在學習期間,他發表了許多重要論文,不僅受到邁特納女士的賞識,還對物理學界產生了深遠影響。

王淦昌在前往德國求學的渡輪上

(圖源:中國科學家博物館)

“科學雖然沒有國界,但科學家確是有國界的。身爲中國人,我的祖國正蒙冤受難,我要回去爲她服務!”

1943年,王淦昌取得博士學位後,不顧導師的挽留,堅持回到當時正值抗戰中的中國。他先後在山東大學和浙江大學任教,在浙江大學多次遷校的過程中,他成功研製出了“熒光粉——磷光硫化鋅”,填補了戰亂時期國家科研領域的空白。

1948年,浙大物理系47級學生同王淦昌(右4)合影

(圖源:中國科學家博物館)

1956年,王淦昌作爲中國代表前往蘇聯杜布納聯合原子核研究所擔任研究員。在那裡,他帶領團隊發現了“反西格馬負超子”,這一發現在國際物理界掀起了軒然大波。

然而,就在這一刻,一封密電傳送到了實驗室。這封電報,導致一位在國際上聲名大噪的物理學家從大衆視線中消失無蹤。

“被偷走”的那17年

王淦昌接到命令——回國參與核武器研發,這意味着他必須放棄先前的科研成果,也意味着他再次錯過了諾貝爾獎的機會。然而,他毫不猶豫地表示“願意以身許國”,化名“王京”,前往“青海金銀灘”參與核武器研製。

作爲團隊中年齡最長的成員,“王京”負責指導設計原子彈的實驗部分。他在代號211廠的日常就是“一個饅頭一瓶水,輸着氧氣邊辦公”。他告誡大家:“我們的工作沒有禮拜天,只有星期七”!

在緊張如同“007”的工作狀態下,他迅速掌握了原子彈內爆的方法和實驗技術。作爲實驗的總指揮,“王京”帶領着團隊在戈壁沙漠一次又一次的試爆。儘管年近花甲,但在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前,他仍親自乘坐吊車對現場環境進行最終檢查。

1964年10月16日,這顆“爭氣彈”終於成功爆炸。它不僅是科學家四年來辛勤付出的結晶,更象徵着我國正式成爲“有核國家”的重要里程碑。

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前夕,指揮部領導與科學家、解放軍指戰員合影(圖源:中國科學家博物館)

撥雲見日”之後…

“叫了王京同志十幾年,叫一次王淦昌同志吧!”

1978年,王淦昌調回北京。在那年的除夕夜,他與學生鄧稼先相互敬酒,鄧稼先如上說道。聽到這番話,已是古稀之年的王淦昌感到鼻子發酸,眼淚止不住地流下。

恢復“王淦昌”這個身份後,他依然默默地在科研領域不懈努力。當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建設的“秦山核電廠”獲得通過時,儘管當時民意不佳,王淦昌卻堅定地表示:“中國的現代化不能用錢從國外買來,而必須自己艱苦奮鬥,才能創造出來……”。

在覈電廠的建設過程中,王淦昌經常到工地“監工”,甚至不顧高齡爬上近二十層樓的高處。1991年12月,秦山核電廠於成功投入運行,標誌着我國結束了“無核電時代”。

1989年,王淦昌於秦山核電廠留影

(圖源:中國科學家博物館)

人生“60”纔開始

在年逾90的時候,王淦昌曾告訴杜祥琬:“60歲的人是可以從頭開始的!”。他的人生經歷恰如其言。

1986年,王淦昌協與王大珩、楊嘉墀和陳芳允,一起向中央提出了“要全面追蹤世界高技術的發展,制定中國高科技的發展計劃”,促成了後來“863計劃”的實施,爲我國科技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王淦昌、楊嘉墀、王大珩、陳芳允(右起)榮獲“863計劃”榮譽證書(圖源:中國科學家博物館)

年逾花甲之年的他,不僅關注科技建設,更牽掛着黨中央,一直堅守至72歲的王淦昌,最終在黨支部大會上獲得全票通過,成功加入黨組織。

王淦昌畢生矢志報國,隱姓埋名多年,爲國防科技事業做出了巨大犧牲和貢獻。他被譽爲“中國核科學之父”,其科學成就和愛國精神值得被銘記。

瞭解更多科學家故事可參觀中國科學家博物館。

我們將陸續發佈中國科學家博物館相關活動內容

敬請期待,歡迎參觀!

撰文 | 陳曉蓓(實習)

責任編輯 | 段陽陽

運營編輯 | 段陽陽

質量審覈 | 業蕾

❖ 文章來源:中國科學家博物館❖

現訂購2024年

限時288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