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帶頭當鴕鳥 難解高教困境

寄存名額制度是讓大專校院自動減招,如果招生狀況好轉,再將名額取回來重新使用。圖爲2020年7月26日,大學校院博覽會吸引不少準大學新鮮人及家長到場。(本報資料照片)

去年大學分發入學共產生1萬4493個缺額,連許多老牌私校招生都遭受重創;但今年大學分發缺額卻驟降到6464名,不到去年一半,老牌私校的缺額大減,有些學校甚至高唱凱歌。是這些學校1年內奮發圖強而受考生青睞嗎?當然不是,箇中秘訣是:他們寄存名額了。

寄存名額制度是讓大專校院自動減招,如果招生狀況好轉,再將名額取回來重新使用。這是一個做表面功夫的制度,而正是教育部帶着大學這樣幹,讓各校可以美化招生率,但實際上並沒有解決任何問題。

臺灣少子化問題嚴重,大學原本的招生名額太多,但要他們自動減招,他們又不願意,因此教育部就想出「寄存」招生名額的制度,讓大學更彈性使用招生名額。

由於註冊率攸關教育部提供的獎補助款,學校若寄存名額,可讓註冊率好看一點,也避免影響到獎補助款。

寄存名額的唯一功能,就是不影響學校獎補助款,但對臺灣教育發展及提供考生選擇校系資訊,沒有任何好處,僅僅是美化註冊率,「蒙着眼睛當成沒看到問題」的鴕鳥心態,也違反教育精神。

在立法院的壓力下,教育部從106學年起公佈大專校院註冊率,宣稱要「做爲考生選擇校系時的參考資訊,並藉此淘汰辦學不佳學校」。不過這幾年大學寄存名額現象愈來愈普遍,校系註冊率已無法反映實際招生狀況,甚至可能誤導學生。教育部應該輔導大專校院強化自身體質或轉型,讓他們縮小規模的同時,可以繼續生存下去,並將學生教好,這纔是正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