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鏡臺南經驗 賦予舊建材新面貌

臺南市2017年率全臺之先,首創「臺南市文化資產建材銀行」,收到的舊建材又以木材佔大宗。(臺南市文資建材銀行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臺南市2017年首創文資建材銀行,將公部門拆除舊房舍後還可利用的建材,及民間捐贈的舊建材整理轉用,藉此節省古蹟修繕經費,也讓舊建材循環利用,臺北、新北、基隆、桃園去年3月達成初步共識,擬成立北區文資建材銀行。新北市文化局文化資產科長羅珮瑄表示,因設置地點難覓,目前由文化部文化資產局主導,找尋適合建置北區文資建材銀行地點。

臺南市2017年率全臺之先,首創「臺南市文化資產建材銀行」,不分材料共已收存1萬9302件,以木材佔大宗,共31783.95臺才,提供15281.49臺才用於古蹟、歷史建築、老屋修復等,撙節修復支出,也賦予舊建材新生命。

臺南市文資處指出,近年民間捐贈舊建材風氣逐漸養成,平均每年有3、4案爲私人土地售出後,民衆捐出整棟木造房屋給建材銀行,礙於庫存空間有限,只收具有可再利用價值的建材,目前臺南收存舊建材以木材居多,其次爲門窗、瓦片。由於均爲民衆無償捐贈,僅用於古蹟、歷史建築、文化局老屋修復和社區、學校具公益性的修復案。

羅珮瑄說,據瞭解,北市啓動北區文資建材銀行評估案,並向中央申請補助,新北市雖無具體的文資建材銀行,但去年9月與臺灣藝術大學簽訂MOU,市府若拆除老舊建物或認爲建築構建值得被保存,就會請臺藝大古蹟藝術修護學系教授評估,若有後續利用價值,就運回學校存放。

臺藝大目前收存包括廟宇剪黏彩繪的構建及老舊建物老門板、木桁架、石材、磚塊、瓦片等,未來若有適合的建案或修復工程可再利用,也能讓老師有材料從事教學;此外,學校師生田野調查時若發現具文化資產價值潛力的建物,或不具文化資產的老建物內有構建可供後續再重複使用於其他建築修復工程,均會回報給文化局,官學合作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