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 也是一種能力
圖/小黑孩
【繪明/摘自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職場晉升101》一書】
快要直播了,我纔想起直播大綱還沒有敲定,追問起來,負責此事的同事支支吾吾地說:「我對內容還不熟悉,進度有點慢了。」
我看了一眼大綱,他何止不熟悉,基本等於沒寫。
我一着急,發了一通火。他的主管拉了拉我,說:「他剛來,也算盡力了。」
我問主管:「他不熟悉工作,那他向你尋求幫助了嗎?」
主管搖搖頭:「但他很認真,連續加班好幾天了。」
這話更是火上澆油,我生氣地說:「這就叫作沒有盡力!」
我們只得臨時趕工,最終順利做完直播。事後,我把主管和那名男生留下來,給他們講了一個故事:一個小男孩在院子裡搬一塊大石頭,石頭太重,他搬不起來。小男孩對爸爸說,我已經盡力了。他爸爸說,你沒有盡全力,因爲,你還沒找我幫忙呢。
男生欲言又止:「但是找別人幫忙…」我知道他想說什麼,我曾經也像他一樣。我剛入職場時,有一次要參與撰寫一篇行業分析稿,每個編輯寫一部分,給我分配的是關於體育行業的內容。這我哪裡懂啊。時間緊迫,我找到體育行業一個熟識的記者,他爲我提供了素材,讓我順利地完成了這部分內容。評審會時,好幾個同事交不出稿件,理由是資料的線索太多,需要好好梳理。我當時慌急了,感覺就像在一羣好學生中,只有我不務正業、投機取巧。
出乎意料的是,老闆看了我的稿子,非常高興地評價:「又快又好!」
同事們不屑地說:「原來假手於人也行啊。」我臉紅得擡不起頭來。
老闆看了他們一眼,說了一句話:「借力,也是一種能力。」
同事們不以爲然,但我牢牢記住了這句話。
很多職場中人就像那個搬石頭的小男孩,特別努力地解決問題,努力地扛起責任,唯獨不會努力地「借力」。
原因之一,是想不到這種方法,或者從心底不認同這種方法,覺得這是我自己的事,麻煩別人,顯得我很無能。但真要說無能,莫過於自己忙活半天,事還沒做好。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不知道怎麼借力。
借力可以靠「說」,借力也可以靠「做」。
我有個負責運營的同事,原來做線下活動,人手總不夠用。他自己吭哧吭哧幹半天,實在不行才找別人:「我這邊有個活動,能不能請你幫忙,借我兩個人。」
最終別人爲難,他也覺得委屈。後來,我讓他換一種方法試試。
在活動籌備期間,對需要的人說:「嘿,我這邊有個活動,可以幫你們漲2000個粉絲,只需要你們出兩個人。」
把「我找你幫忙」,變成「我來幫你的忙」。真正的借力,不是求助,是互助;不是剝削,是告訴對方,我來給你送福利了。向他人借力,就要給對方一個無法拒絕的理由。
還有一次,文案組需要蒐集大量的案例作爲寫作素材。其中一個同事邊吃外賣邊翻各種網頁,加班加點地找,愁眉苦臉。但我知道,以他的精力和視野,很難創造驚喜。而另一個同事除了找案例,還會劃出預算,在線上做有償徵集。每週一下午,她會點一些下午茶,將同事們聚在一起。大家聊着天,既篩選了案例,又共創了文稿。
她在這一過程中,不僅維繫了關係,還設計了徵集規則,多維度地解決了問題。我忍不住在心裡感嘆:「真有辦法啊。」
不管是說還是做,其實都是思維模式的升級,把「點狀思維」切換到「系統思維」─從只盯着自己那一畝三分地的「點狀思維」,升級到多維度解決問題的「系統思維」。
所有行爲改變的背後,都是一次思維方式的躍遷。下一次,當你手忙腳亂,覺得無論自己怎麼努力都無法完成工作時,請一定想起這句話:職場中,借力也是一種能力,在某些時候,它甚至比執行力更重要。
【更多精采文章請見《讀者雜誌》2024年7月號】
圖/讀者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