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國際/川普將如何操作關稅及匯率兩大政策?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美聯社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即將宣誓就職,揭櫫一大串宏偉的經濟目標,以及一系列令全球多國毛骨悚然的政策與措施。然而只要是具備經濟常識者,便不難看出各項目標彼此之間,以及政策與目標相互之間,都存在難以並存的潛在衝突。
尤其是提高關稅,非常可能導致通膨升高,從而使利率難降,美元升值,貿易與財政雙赤字居高。川普經濟團隊中,不乏策士級的經濟學者,當然瞭解箇中矛盾所在。如何執行各項政策,儘可能將諸多目標遠到最高程度,將由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CEA)主席提名人米倫(Stephen Miran)擔任總設計師,而他所規劃的重點便在於關稅與美元匯率兩項。
米倫深信美國若將平均關稅稅率提高到20%,美國能得到的經濟利益將大於損失,他的依據就是所謂的「最適關稅」(optimal tariff)理論。由於美國是全世界最龐大的市場,足以影響出口國的訂價,因此美國對進口品開徵或提高關稅,但稅率不超過某一特定水準時,這些產品在美國市場的售價並不會以等同於關稅稅率的幅度上漲,甚至維持原價,因爲出口商願意降低售價,以免喪失在美國市場的佔有率。
這種關稅轉嫁型態通稱爲「向後轉」,與一般認爲關稅將由進口商及進口國消費者負擔的「向前轉」模式相悖。如此一來,美國政府的關稅收入將增加,但通膨卻不會大幅升高。
最適關稅策略
這個關稅稅率水準,便是「最適關稅」稅率,能夠「拔最多的鵝毛,聽最少的鵝叫」。米倫引用其他經濟學者的研究指出,美國的「最適關稅」稅率爲20%,對美國帶來的經濟利益最大;就算提高到50%,也仍然對美國有利。正因爲如此,川普纔會威脅將對所有進口產品課徵10%-20%的關稅;因爲稅率若低於10%,則不痛不癢,但高於20%,卻可能得不償失。
但「最適關稅」畢竟只是理論,很難找到實際的例子,說明任何國家曾系統性且認真執行這套理論。因此據報導,川普經濟團隊正在討論以逐月升高的方式來提高關稅,運用行政命令每個月提高稅率2%-5%,一方面以逐漸上緊發條的威脅手段,來增加美國與談判時的籌碼,並避免通膨驟然衝高,另一方面也是想摸着石頭過河,來探索「最適關稅」稅率的可能位置。
但最適關稅理論的最大弱點,就是如果外國對美國報復,這項關稅便不再能夠「最適」,美國與對手國將兩敗俱傷,米倫也承認此點。因此他主張爲使外國不敢報復,川普政府可以「宣告凡是對美國報復的國家,美國將會降低對這些國家的共同防禦義務及國防保護」。換言之,日本、南韓或北約國家若對美國報復,則美國對這些國家的保護力度將會降低。
運用拳頭反制盟國報復
另一個問題是如果關稅僅使進口價格稍微上升,則只有美國政府能得到關稅收入增加的好處,但消費者並沒有不買進口品、改用國產品的誘因,這將使川普促進美國製造業發展以及削減逆差的目標落空。
再者,關稅很可能使爲美元升值,既能使美國的進口品更便宜,也將使美國的出口競爭力下降。對此,米倫主張美國可以依循1985年「廣場協定」(Plaza Accord)的前例,來個「海湖莊園協定」(Mar-a-Lago Accord),由主要國家聯手干預,使美元對多國貨幣貶值。他強調,「經過一連串的懲罰性關稅之後,歐洲及中國等貿易伙伴將較能接受以匯率協定的方式,來換取美國降低關稅」。
另外,米倫並提議美國公債的外國買主加收費用,若因此引發美國長期公債的賣壓,聯準會(Fed)必須出手買進公債,以限制長期利率的上升壓力;Fed爲換取貨幣政策的獨立性,比較可能與財政部在匯率及干預債市方面合作。
然而關鍵問題在於,美國若威脅將對不合作的國家撤回保護傘,是否能夠收效?美國與墨西哥、越南或中國大陸之間並沒有防禦條約,而美國半數的貿易逆差卻來自這些國家。
再者,川普最近拒絕排除以軍事力量迫使格陵蘭脫離丹麥的可能性,且揚言將使用「經濟力量」併吞加拿大,而丹麥及加拿大都是北約盟國。如果川普當真如此,俄羅斯及中國大陸可能會得到相同的結論,就是掌握此一機會加強侵略鄰近地區。米倫對此也不得不承認這將是「可能非常動盪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