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00次風險提示、超四成產品限購,QDII基金高溢價趨緩

隨着產品淨值回升、大量資金涌入,今年以來QDII基金已經發布了近500份溢價風險提示公告,最多者年內累計數量已超過60次。記者注意到,近來QDII基金的高溢價現象近來已有所緩和,IOPV(Indicative Optimized Portfolio Value)溢折率超過3%的產品僅剩3只,較4月初減少八成。

不過,在投資者多樣化的跨境投資需求猛增的背景下,多隻QDII基金額度告急,目前已有超過四成的QDII基金產品處於“限購”甚至“謝客”狀態,其中有37只產品的單日大額申購限額在1萬元以下,最低單日申購額度僅有100元。

有業內人士與第一財經交流表示,配置海外QDII基金,是個人資產配置總體框架中的一環或者說一個部分,但不能看到短期內QDII產品業績相對較好就全方位轉向此類資產。建議投資者要更加全面地評估個人的收益預期與風險承受能力,在不同地域、不同類別、不同風險收益特徵的產品之間做好總體配置和動態調整,避免單一資產配置帶來的風險衝擊。

高溢價趨緩

今年以來,海外投資持續受到市場關注,不少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基金斬獲亮眼業績。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17日,在293只已有數據的QDII基金(僅計算A類,下同)中,超過八成產品實現年內正收益。

其中,有126只QDII基金今年以來的回報超過10%,佔比超過四成。在13只超過20%的產品中,大成港股精選A的年內回報爲26.66%、國泰中證香港內地國有企業ETF、華夏中證香港內地國有企業ETF、嘉實恆生中國企業ETF等產品表現前列。

資金也在加速進場。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有超過六成的QDII基金的份額實現增長,景順長城納斯達克科技市值加權ETF、南方亞洲美元債A人民幣、華泰柏瑞南方東英恆生科技ETF等產品年初至今的基金份額已增加超過20億份。

伴隨火熱人氣而來的,卻是這些主投境外市場的跨境基金頻發高溢價風險提示。5月20日,景順長城納斯達克科技市值加權ETF再次提示,該產品二級市場交易價格明顯高於基金份額參考淨值,出現較大幅度溢價。

第一財經記者查閱歷史情況發現,這是景順長城納斯達克科技市值加權ETF今年以來第55次發佈溢價風險提示公告。截至5月20日收盤,該產品的IOPV溢折率爲9.88%,在同類產品中居首。

除了上述產品外,年初以來,還有多隻QDII基金進行了類似風險提示。據第一財經統計,截至5月20日,今年以來共有42只(不同份額分開計算)發佈了492份基金溢價風險提示公告。

其中,數量最多的是華夏野村日經225ETF,年內已經發布的溢價風險提示公告已經達到了64次,而易方達原油A人民幣、工銀大和日經225ETF也同樣有超過30次的提示。而10次以上的則有工銀印度市場美元、易方達原油A美元現匯、嘉實原油等16只產品。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相較於二季度初,QDII基金的溢價現象近來已經有所緩和。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20日,QDII基金IOPV溢折率超過3%的一共有3只產品,分別是景順長城納斯達克科技市值加權ETF(9.88%)、華夏野村日經225ETF(3.41%)、博時標普500ET(3.41%)。

而在4月1日時,IOPV溢折率超過3%的有20只產品,其中,景順長城納斯達克科技市值加權ETF的IOPV溢折率超過11%,華夏野村日經225ETF、工銀大和日經225ETF、博時標普500ETF均超過5%。

從公告頻次也能側面證實這一點。據第一財經統計,在今年前四個月中,每月的溢價風險提示公告均有百份以上,如3月達到159份;而5月已經過去三分之二,本月以來的溢價風險提示公告僅有27份。

超四成產品限購

溢折率是如何產生的?“理論上來說,ETF存在套利機制。”招商基金一位產品經理對第一財經表示,對比普通基金,ETF具備特殊的申贖交易機制,投資者既可以在一級市場向基金公司申購或贖回基金份額、也可以在二級市場上按市場價格買入或賣出基金份額。

這也意味着,ETF有兩個價格,一個是二級市場場內交易的即時交易價格(即現價),另一個是基金份額參考淨值(即IOPV)。而一二級市場之間的價差,即被稱爲折溢價,當二級市場的市場價格大於IOPV時稱爲溢價、反之則稱爲折價。

“ETF可以同時在兩個市場進行交易,當市場對ETF持樂觀看法、買入意願較強時,產生一定的溢價率,此時對應的投資策略爲溢價套利策略,即一級市場申購ETF,二級市場賣出。”前述產品經理說。

那麼,爲何QDII基金吸引了衆多投資者?“主要還是因爲市場有明確的需求。”華南某基金公司人士與第一財經交流時表示,QDII產品普遍業績比較好,收益纔是決定資本流向的指揮棒,能夠獲得實實在在的收益,投資者自然對此類產品有需求。

此次,他認爲,隨着市場的發展和投資者的成熟,資產配置的理念更爲人所熟知,大家也會需要QDII產品這樣一種低關聯度的產品,來分散投資、對衝風險。“規模的增長始終與市場的需求相關,而市場的需求,則與投資者的獲得感相關”。

事實上,針對市場的需求,公募基金近年來對這一賽道也在持續加碼佈局。Wind數據顯示,以基金成立日計算,2023年新成立的QDII基金數量爲60只,創下歷年新高。而今年以來,也有鵬華恆生中國央企ETF、易方達恆生ETF等16只QDII基金陸續成立。

另一方面,華東某跨境ETF基金經理則認爲,高溢價與基金公司QDII額度趨緊也有一定關係。國家外匯管理局數據顯示,截至4月底,全市場共有186家金融機構累計獲批1655.19億美元的投資額度。

據第一財經統計,在53家擁有QDII投資額度的基金公司中,額度超過30億美元的基金公司共有6家,分別是易方達基金、華夏基金、南方基金、嘉實基金、廣發基金和博時基金,額度在36億美元至77億美元之間。

在資金的涌入下,受限的產品額度自然也有所告急。目前已有多隻QDII基金限購。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20日,在已有數據的293只QDII基金中,有125只產品處於暫停大額申購或暫停申購的狀態,佔比超過4成,其中有37只產品的單日大額申購限額在1萬元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