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伐補償讓原民汙名化?鍾東錦:非常敬佩高金據理力爭
苗栗縣議會今天的總質詢,包括議員劉美蘭、楊文昌都是原住民,縣長鍾東錦也穿上原民服飾表達對議員的尊重。記者胡蓬生/攝影
國家總預算案先前因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條例「卡關」,後來才解決,苗栗縣議員楊文昌認爲補償案爭議已讓原住民被污名化,希望瞭解縣府看法;縣長鍾東錦答詢時強調此案他先前就認爲一定會過,對立委高金素梅數據理力爭、堅持到底的作法非常敬佩。
楊文昌指出,原住民保留地配合國家政策禁伐,每公頃補助6萬元,但中央預算只編列4萬元,不足部分想以專款專用的原住民族綜合發展基金來勻支,作法不合規定因此才被卡關,無法付委,後來改以追加減預算補足差額才「解套」。
他強調,森林是大自然減碳的重要力量,尤其是相思樹,每棵一生可減碳高達300多噸,原住民配合政策禁伐受到經濟損失,保留地使用開發也受限,中央給予補償合情合理,但因預算編列爭議,讓許多人誤解並污名化原住民,十分不公平,問題出在政府的「態度」。
鍾東錦表示,中央編6萬元補償原住民禁伐損失,他都覺得還不夠,立院審查過程,難免 會出現衝突、妥協,也有面子、理子之爭,讓過程變得戲劇化,對於高金委員據理力爭、堅持到底的作法,他非常敬佩。
鍾東錦說,他一直認爲這項預算案爭議一定會解決,政治就是如此,過程戲劇化在所難免,只是差別在「精彩」或變成「歹戲拖棚」; 除了禁伐,他認爲特定農業區只能栽種水稻,收益不足,也應增加補償。
上午的議會總質詢,包括議員劉美蘭、楊文昌都是原住民,鍾東錦也穿上原民服飾表達對議員的尊重。
苗栗縣議員楊文昌認爲禁伐補償案爭議已讓原住民被污名化,希望瞭解縣府看法。記者胡蓬生/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