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獲中央補助逾7千萬改善用水 再見湖庫生態優美好風光

金門持續挹注湖庫蓄水,優化民生用水供應外,也建構友善的生態環境。(李金生攝)

金門縣府也持續爭取中央補助7000餘萬元,完成原水管線埋設和能量調度工程。(金門縣自來水廠提供)

金門歷經1年多施工,完成田浦水庫至太湖淨水場間總長約6.1公里的原水輸送幹線埋設工程。(金門縣自來水廠提供)

水源調度增加水域棲地,友善環境保育自然生態。(金門縣自來水廠提供)

原水調度工程完工,提升調度備援能力。(金門縣自來水廠提供)

金門連2年乾旱,各地湖庫和農塘乾涸,在大陸引水支援下,民生用水暫度難關。縣府也持續爭取中央補助7000餘萬元,完成原水管線埋設和能量調度工程,讓東半島主要蓄水湖庫太湖恢復平穩水情,再見水波瀲灩好風光。

縣自來水廠說明,縣府爭取經濟部水利署經費補助,歷經1年多施工,完成田浦水庫至太湖淨水場間總長約6.1公里的原水輸送幹線埋設,並實施通水測試,每日可至少調度約4000至8000噸原水餘裕量至太湖水庫,除強化湖庫原水聯合調度能力,也讓逐漸乾涸的太湖恢復平穩水情,並進一步建構生態友善環境。

金門前年、去年的降雨量僅各爲476.5與472毫米,不足平均值1100毫米的一半,創下50幾年來觀測紀錄的歷史新低,各地湖庫與農塘乾涸,雖然民生用水有大陸引水支援,暫無限水之虞,但旱象嚴重影響農業灌溉及臨水生態棲地環境。

楊鎮浯縣長責成自來水廠向中央爭取7000餘萬元補助,辦理「金東地區湖庫導水管改善工程」,自2019年12月開工,埋設田浦水庫至太湖淨水場間的原水輸水管,路徑經埔華路、大地與新前墩產業道路、環島東路、三多路等,新建400mm口徑的輸水乾管,增援舊有250mm口徑管線的送水運量,在緊急狀況下,新干管也能轉供原水聯合調度使用,以穩定全島供水及平衡各湖庫的蓄水量。

水廠指出,在保有自有水源供給及備援能力的考量下,近年針對地區湖庫蓄水量不足,採取將部分大陸原水轉送榮湖、金沙、蘭湖、瓊林、山西及田浦等水庫貯蓄,而此次完工的導水管工程,又可再將引進的大陸原水,直接調度至太湖等水庫蓄存,讓金沙、金湖地區湖庫原水藉由管線串聯,達到聯合運用目的。

縣府評估,去年12月輸水乾管完成後,每日轉送約6000噸原水至太湖水庫,除有效利用湖庫容積蓄存更多水源,對倚賴鄰水環境棲息的水獺、鳥類及魚類等生態物種更是一大福音,在乾旱時期適度增加水域棲地面積與安定性,可減緩動物個體間的競爭打鬥行爲,並增加育雛空間等生態保育效益。

另外,這2年金門遭遇歷史大旱,水資源回收中心的放流水利用更顯重要,目前的回收比例已達6成,遠較其他縣市爲高,其中處理量最大的金城場,放流水主要抽送湖尾溪、小西門與后豐港等溪流跟埤塘,提供生態與澆灌用水。

根據縣府監調結果,這幾年湖尾溪因爲有再生水的挹注,讓水獺活動更爲頻繁及明顯,且數量增加,顯示水資源循環利用讓水獺等生物的棲地與生活環境更好。水廠將持續努力,全量回收再利用,以達水資源永續循環利用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