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王齊麟的羽球教養》打從孃胎練揮拍 軍人父親那一巴掌 讓他人生大逆轉
圖/今週刊提供
「請大家告訴我!這是真的嗎?我們麟洋讓世界看見臺灣了,我們麟洋真的做到了!再次向全世界大聲的自我介紹,我是臺灣羽球選手王齊麟。」7月31日,「2020東京奧運」世界排名第3、男子羽球雙打搭檔王齊麟與李洋的「麟洋配」,最後關鍵壓線球擊敗中國隊奪金,刷新臺灣奧運羽球史新紀錄,王齊麟開心在臉書上分享榮耀。
今年26歲的王齊麟,現職爲土地銀行羽球隊隊員,從國小3年級開始接觸羽球專業訓練,參賽項目以混合團體與男子雙打爲主。2014年,王齊麟與陳宏麟成爲固定搭檔,參加國際賽事成績斐然,17年拿下黃金大獎賽3冠軍、世大運雙金。18年拿下世錦賽男雙季軍。
19年,陳宏麟決定在國際賽中退役,王齊麟改與李洋搭檔參賽。同年7月,「麟洋配」在美國羽球公開賽冠軍戰對抗韓國隊,卻因第3局王齊麟受傷退賽,但李洋事後臉書寫到:「不論未來比賽結果如何……我們還要一起努力在場上拚搏爭取站在頒獎臺上呢。」果然陸續在今年1月起赴泰國參加YONEX泰國公開賽、TOYOTA泰國公開賽、世界羽聯世界巡迴賽總決賽,以15連勝成績拿下3個冠軍。
場上稱霸場下柔和
「反差萌國手」全靠軍人父親調教
事實上,王齊麟從小就跟着父親王偉建開始接觸羽球,踏上奧運金牌之路,王偉建是重要的幕後推手。
「我爸常常跟別人這樣介紹我,我年齡26歲、但球齡27歲,因爲我媽懷着我的時候,就在打羽球!」羽球場上猛烈殺球、外型陽剛帥氣的王齊麟,談起自己的父親口吻卻像個小男孩,神情也變得柔和,「我爸媽因爲打羽球認識結婚,從小跟着他們跑羽球場打球,對羽球『異常熱愛』。」他說。
憑藉對羽球的熱愛,推進着他邁向國手之路。「我是誤入歧途的運動員,我們家是書香世家,我從小學過鋼琴、珠心算及英文,但最開心的活動還是打羽球。」王齊麟口中的「書香世家」其來有自,其父王偉建從前是軍人,現在是東吳大學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母親陳美惠是出版社編輯,家族成員多爲教職員,而王齊麟是王家唯一運動員。
週末在臺北敦化國小打羽球,是王家固定活動,王齊麟描述這是他的羽球啓蒙之地,同時充滿着他與父親相處的回憶。而父親王偉建觀察到兒子有打羽球天分時,還特地報名考取中華民國羽球協會的C級、B級教練資格,只爲了讓自己有理論基礎,更深入給予兒子相關專業指導。
詢問專業意見,教練建議要10歲後、筋骨發展健全才適合開始訓練,那大約是小學3、4年級。「當王齊麟3年級時,決定要試試看打羽球,我就幫他轉學到有羽球隊的臺北民權國小。」王偉建說。
除了學校專業訓練外,王偉建找了曾是中國國家隊選手,後移居來臺的韋焰,擔任王齊麟的專屬教練,每週末訓練1小時,長達9年之久,算是王齊麟的啓蒙教練。等到王齊麟升上國3,確定要走羽球這條專業路時,王偉建又再幫忙安排另一個教練李謀周。
「做父母能給的,就是一個環境。」他引用《禮記.學記》的「導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解釋,對孩子的教育要誘導、設定目標,但不要過分強制、甚至抑制孩子。「家長不要太早替兒子做決定,一旦孩子自己決定要走運動這條路,就要加強運動專業訓練、技術個教及學校課業的基本要求。」
王偉建也不認同運動員全然就以運動爲主,其他課業都不管,「人文訓練很重要,這是運動員心理素質的基礎,一定要文武合一。」王齊麟中小學時,除了羽球專業訓練之外,陳美惠負責培養王齊麟的閱讀能力。「從小給他聽故事書、相聲,還安排他彈鋼琴。國中基測分數還有350分。」
有栽培也有衝突
父親盼他:「做一個被人選擇的人」
王偉建心甘情願用力栽培王齊麟,陳美惠爲了專心照顧兒子辭去編輯工作,改爲在家接案貼補家用,王偉建一肩扛起房貸、全家生活開銷,但爲了陪兒子到處比賽,買了一輛小車四處征戰。王齊麟成爲國手後,今年初泰國羽球公開賽拿下男雙冠軍金牌的獎金,第一件事就是爲父親添購一輛Skoda Scala,回報一路栽培、照顧自己的父親。
王家父子也有過沖突。「我爸是軍人非常愛面子,每次跟他搭配打球,他嘴巴上說不在意結果,其實心裡非常在意輸贏。」王齊麟回憶國小時期,某一場業餘羽球比賽,王偉建打前場,他負責後場,結果王齊麟看到關鍵落地球在界外,父親聲稱看到在界內。「結束下場之後,我爸把我拉到旁邊,痛罵我說:『你爸是騙子?懷疑你爸?』」類似的場景發生過好幾次,讓當時就讀國小的王齊麟,非常排斥跟父親同隊打球。
「某次比賽結束,表現不好被我念兩句,他當下回嗆我:『不然你來打!』,我當場一巴掌打過去!」王偉建一邊回憶,臉上充滿歉意。此後,關於比賽的任何建議他都默默記錄下來,不直接與王齊麟正面衝突,私下與教練交換意見。
「王爸非常尊重教練,從不干預訓練內容,只丟下一句不要讓他斷手、斷腿就好。」和這對父子相處9年以上的教練韋焰觀察:「王齊麟對父親必恭必敬,也不敢反抗,可能與他嚴肅的軍人形象有關,也在父親栽培下向金牌之路推進。」韋焰說,王偉建雖然對教練賦予很大的訓練空間,但他也十分在意兒子學習過程,每次看完王齊麟的比賽,王偉建記錄兒子優缺點,把建議跟教練討論,「爸爸講的話兒子不見得聽進去,但我講,齊麟就會聽。」
王齊麟國一暑假,王偉建請託韋焰,特地安排前往昔日母隊的中國國手,共同進行爲期兩週的魔鬼訓練,「王齊麟能撐過來,以一個國中生來說相當不容易。」這也奠定了羽球選手之路的堅實基礎。
對於羽球雙打選手而言,換搭檔是一大打擊,好不容易培養好的默契必須砍掉重練。王齊麟告訴《今週刊》,他在土地銀行羽球隊受訓,尚未成爲正式行員期間,合作金庫來挖角年輕球員,連他的搭檔也被挖角,讓他陷入低潮,考慮要離開土銀,卻被父親阻擋,要他飲水思源。
「把自己做到最好,做一個被人選擇的人,而不是選擇別人的人,要謝謝人家曾經陪伴過你。」這是王偉建給王齊麟的一席話,他謹記在心,打消跳槽念頭,保持正面思考,重新整頓自己。「我資質不好,我沒有休息時間,我在休息的時候,別人也是在進步。」王齊麟透露,過去父親經常在大小賽事結束後,用LINE傳來「家訓」,內容不外乎是引用《孫子兵法》搭配在球場上的戰略。「以前還有點排斥,現在想想,爸爸也是關心我,有用的我就會吸收起來。」
「小時候是爸爸影響齊麟比較多,長大是齊麟影響爸爸比較多。」陳美惠觀察,父子倆關係,直到王齊麟高職畢業後愈來愈獨立,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王偉建纔開始卸下軍人嚴肅形象,變成和兒子一起爬山、嬉笑的朋友。
回到球場,去年一場親子球賽,王齊麟與父親一起參賽,看着父親拖着64歲身軀、漸漸跑不動的背影,對照國小期間,父親帶着小蘿蔔頭的他,在羽球場上健步如飛,他開始意識到父親年紀大了,也愈來愈珍惜每一次與父親打球的時光。
王偉建提到這次東奧比賽,「他有打給媽媽哭,我是看新聞才知道,當時心裡很酸。」但他觀察幾場比賽下來,「麟洋每次遇到失誤,都能很快又把狀況調整回來,我就對他們奪牌很有信心。」
王偉建透露,爲了祈禱兒子拿奧運金牌,他已經連續3年,每個週末選1天,爬到七星山配1罐金牌啤酒,「風雨無阻,只有前一段時間因爲疫情才暫停。」要打金牌戰當天,他像要完成這場儀式的最後關鍵一樣,揹着半打金牌啤酒上七星山,和朋友在山頂上喝完祝禱。
「拿下奧運金牌,這是他給我最好的父親節禮物。」王偉建喜上眉梢,但他隨即又展現軍人本色對王齊麟喊話:「拿下奧運金牌是你20歲立下的目標,現在已經達到了,未來10年要多多栽培學弟妹,傳承,繼續爲臺灣發光發熱。」他強調:「我最驕傲的不是球技,而是教養。」
更多內容,請參閱最新一期《今週刊》(第128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