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最健康》止痛藥也會引發紅疹腫痛! 別把過敏誤當疫苗副作用
止痛藥也會引發紅疹腫痛!別把藥物過敏誤當一般副作用,若是錯判加重用藥而引發急性嚴重反應,也有致命風險。(示意圖/Shutterstock)
自從開始施打新冠疫苗之後,止痛藥儼然成爲民衆減輕疫苗副作用的救星。不過要提醒的是,如果不當服用止痛藥,有可能把藥物引發的過敏反應與疫苗副作用混淆,民衆要是誤以爲起疹、紅腫、發燒等藥物過敏症狀,就是由疫苗引發副作用而加重止痛藥用量的話,惡性循環恐造成更大傷害。
藥害救濟基金會就曾發佈因止痛藥引發藥物過敏的案例。這名48歲男子在服用含像普拿疼這類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成分的止痛藥後,陸續出現皮膚紅腫、脫皮及水泡等現象,就醫後確診爲史蒂文生強生症候羣(Stevens-Johnson syndrome SJS),經治療後才從鬼門關前走一回。
●藥物過敏也有延遲性 用藥後長達2-3個月都可能出現
藥害基金會曾經調查全臺1072名18歲以上民衆,發現高達7成民衆以爲「藥物過敏只在吃藥後立即出現」,2成民衆以爲藥物過敏只在老人、小孩、孕婦及曾有藥物過敏史的特定族羣纔會發生,但這些認知都是誤解迷思,民衆對藥物過敏的知識明顯不足。
事實上,在服用、塗抹或注射藥物後,引發身體出現過敏症狀,就稱爲藥物過敏。值得注意的是,藥物過敏可能立刻發生,也可能在服藥後兩到三天,甚至也可能在兩到三個月纔出現,這些延遲性反應讓醫師在病情判斷上相對困難。
藥物過敏反應的前趨症狀,此時建議先停止用藥,儘速帶着藥物回原開立處方醫院之醫療院所就醫,即時診斷治療。(資料來源/藥害救濟基金會、圖/中時新聞網陳友齡製圖)
●藥物過敏無特定危險族羣 止痛藥也是過敏大宗
北市聯醫和平婦幼院區皮膚科主治醫師林瑞宜指出,藥物種類形式繁多,因此並無特定過敏族羣。值得注意的是,越是多重用藥的慢性病患或是長者,越容易藥物過敏。
(圖片來源/藥害救濟基金會)
除此之外,民衆最常自行服用的消炎止痛藥,絕對不要超過每日安全劑量。以普拿疼類乙醯胺酚藥物來說,每顆500mg的乙醯胺酚每天不得吞服超過8顆。
此外,由於乙醯胺酚成份也常見於感冒退燒藥與安眠藥,因此止痛藥若與其他藥物一起使用前,一定要先向醫師或藥師諮詢。如果誤把藥物過敏當成藥物副作用而輕忽,嚴重時一樣會致命,千萬不要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