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產業競爭白熱化 星、日、韓、英各顯神通

中央銀行。(本報資料照片)

《臺灣銀行家》第171期:爲臺灣金融產業裝上翅膀(臺灣金融研訓院)

全球金融產業競爭越來越白熱化,多國都將建設金融中心列爲重要施政目標,包括新加坡金管局、韓國金融監督委員會、日本金融廳等,背後都有政府政策的強大支持,爲提升國際金融競爭力,出盡奇招,大顯神通。

由於金融產業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因此近來全球金融產業的競爭也日益白熱化。不管是爲各產業提供投融資服務,或是管理國民財富,一個有活力的金融市場不僅能扶持產業的成長,也能創造更多的優質就業機會。因此這些年來各國政府紛紛將發展金融產業列爲重要施政目標,努力提升該國金融產業的競爭力。各國政府各顯神通,雖然國情不同,還是有頗多可供借鏡之處。

新加坡致力於發展全球金融中心的努力,可從其「金融管理局」的組織法中找到法源依據。在《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 Act》中明文規定:該局的主要目標包括,扶持一個健全有聲譽的金融中心,以提升金融穩定。該局的主要功能包括髮展新加坡成爲一個國際金融中心。該組織法也規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是採公司的形式(Corporate),內部設有四大部門。公司發展部門的職掌如一般國家的中央銀行,負責貨幣發行等業務;金融監理部門負責銀保證等業務的監理;經濟政策部門負責總體經濟的分析與預測;市場發展部門負責金融中心之發展與管理該國之外匯儲備。從其組織架構與職掌可知,新加坡發展金融中心着力之深,以及其在金融監理與發展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的努力。

事實上,新加坡本身要發展金融中心的條件並不算好,例如該國的股市規模小,成交量也小,甚至遠小於香港與臺灣。但卻靠財富管理建立起其金融中心的地位,近來更趁着美中貿易戰與世人對中國改革開放前景的疑慮,大有超越香港金融地位之勢。例如新加坡抓住疫情期間中國令人不安的防疫管制措施,以及香港《國安法》的爭議,加速其財富管理的市場,目前其管理的總資產超過4兆美元,在6年間成長1倍。這段時間貝萊德擴大其新加坡據點,加拿大安大略省的教師退休基金也在2023年結束掉在香港的股票投資部門,並轉往新加坡。新加坡的家族辦公室在2020年只有400個,現已快速成長到1,100個。《聯合早報》2023年4月報導指出,過去一年有3,500個高資產個人歸化爲新加坡籍。過去新加坡以發展成「亞洲的瑞士」自我期許,結果2023年瑞士信貸集團(Credit Suisse Group AG)發生財務危機後,新加坡竟然成爲受益者。因爲瑞士信貸被瑞銀集團(UBS)收購過程中,其客戶約撤出資金1,110億美元,其中不小部分轉往新加坡。

經過這些年來的努力,連英國倫敦都對其另眼相看。例如在2021年6月,當時的財政部長蘇納克(Rishi Sunak)、現在的英國首相就曾與新加坡簽署合作備忘錄。探索未來雙方的合作機會,包括資訊分享、在金融國際論壇更緊密的合作與更尊重彼此的金融監理制度。新加坡有如此成績,雖然部分可歸功於其具競爭力的低稅率,但其金融管理局中明確的揭櫫發展金融中心,應該也是主要原因之一。(作者爲臺灣金融研訓院資深研究員;全文請見第171期臺灣銀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