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澆灌“津農精品”
天津市農業農村委日前發佈消息,作爲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滿足市民消費需求的重要抓手,目前“津農精品”的年銷售額已超過100億元,已累計培育認定225個品牌。
2020年以來,隨着《天津市“津農精品”認定管理辦法》等政策文件的實施,天津市確定了以“津農精品”爲市級農業品牌的發展戰略。但是,隨着都市農業的不斷髮展,部分天津農戶和涉農企業在生產中遇到一些問題。
眼下正是“津農精品”天津小站稻春耕備耕的關鍵期,天津市津南區北閘口鎮正營村農戶趙秀華犯了難:“我家有500畝地,要擴大種植面積到1000畝,需要投入更多長期資金,可是目前獲得1年期貸款相對容易,長期資金缺口較大。”
怎麼辦?在傳統農村金融思維下,金融機構只能“一事一議”服務普通農戶,參考農戶個人信用或者抵押物來決定是否發放貸款及貸款額度。“不久前,爲破解農戶因規模效益小帶來的難以開展‘鏈式’融資、短期信貸與農業生產週期不匹配等難題,農行津南支行與正營村簽約授牌了天津全市首家鄉村振興信用村,該村以種植小站稻爲主要經營產業,農行通過‘一項目一方案’服務模式,爲村內信用戶提供資金支持,助力‘小站稻’種植農戶擴大生產經營。截至目前,農行累計爲涉及小站稻種植企業和農戶投放涉農貸款近2000萬元。”農行天津分行津南支行行長宋光玉說。
長期可用資金有了,又有農戶和涉農企業反映,獲取融資信息的渠道不夠豐富,缺少抵押物和融資渠道,依然難以獲得資金支持。“針對農戶和企業缺少抵押物等問題,農業銀行從股東力、融資力、產業力、企業力、創新力、穩定力多個維度對企業進行准入評分。比如,基於轄區內農政齊民科技(天津)有限公司具備‘智慧農業、綠色農業、科技農業’這些特點,金融機構制定了差異化授信方案,爲該企業發放利率優惠且3年期的流動資金貸款1000萬元,緩解了技術推廣和產能提升中的成本支出壓力。”農業銀行天津南開支行行長孫龍說。
天津的農業用地相對分散,普通農戶因分散種植和養殖容易遇到融資難等問題。爲此,農業銀行天津市分行等金融機構還聯合鄉鎮政府部門創新推出“一產業一方案”的農村金融模式。“我們公司從主營黑瓜子產銷的小作坊起家,工序設備更新換代了很多次。今年原料早熟,打亂了企業備料資金計劃。困難之時,農業銀行天津靜海支行與王口鎮政府簽署了合作協議,不僅協辦了‘王口炒貨節’,而且通過‘一產業一方案’服務模式,爲王口炒貨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僅用兩天就給企業放款了750萬元,助力企業擴大生產、轉型升級。”宏發晟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馬蘭波說。
“近5年來,農業銀行積極對接天津市農業主管部門,圍繞涉農產業集羣、優質農產品交易市場、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出臺專項服務方案,對‘津農精品’特色農業產業開展全產業鏈金融服務,赴重點區縣與‘津農精品’行業主體開展座談,現場宣講產品政策並對接融資需求。”農行天津市分行鄉村振興部副總經理徐暉說。
從個人信用貸到鄉村振興信用村,金融活水精準澆灌“津農精品”的力度不斷加強。近5年來,農行天津市分行等金融機構以助力“津農精品”品牌建設爲抓手,將金融助推都市型農村服務與農業品牌建設推廣相結合,圍繞沙窩蘿蔔、七裡海河蟹、王口炒貨、小站稻、黃莊大米等“津農精品”品牌,不斷進行產品創新、場景打造、科技賦能。2024年以來,中國農業銀行天津市分行已支持“津農精品”品牌33個、企業21家,農戶175戶,貸款累計投放逾11億元。 (經濟日報記者 周 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