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業、研究單位剖析東協現況-中經院臺灣東協中心主任 徐遵慈:佈局加速綠色、數位轉型
中經院臺灣東協中心主任 徐遵慈
中經院臺灣東協中心主任徐遵慈表示,由於通膨、升息預期拖累經濟復甦腳步,全球與亞洲貿易保護主義持續升溫,區域經濟整合將加速進行,因應節能減碳、ESG以及產業升級後的需求,臺商投資東協策略將加速「綠色轉型」與「數位轉型」,在政治、投資及營運風險以及成本提升下,需加快本土化及智慧生產的腳步。
徐遵慈認爲,全球通膨壓力居高不下,是造成經濟成長下修的原因,如果俄烏戰爭持續,下修幅度更大,部分國家經濟、貿易將延宕至2023、2024年,才能恢復至疫情前水準,東協經濟走弱,不過,越南在中美貿易衝突中成爲最明顯的受益者,對美每年順差突破了900億美元,排名全球第三位。
未來五年,全球有16%~26%的貿易,因爲供應鏈因素出現區域性調整,促成「中國加東協」、「歐洲」、「美國加拉丁美洲」三大區域供應鏈成形,其中,以中國加東協供應鏈最完整。
她並指出,2000年以來,東協中的緬甸、泰國、菲律賓、越南、柬埔寨等國,在氣候受到影響的程度均名列全球前十五名內,包括農漁業、公共衛生、水資源等都是受到影響的領域,也會加速企業綠色轉型的速度。
在全球與亞洲貿易保護主義持續升溫下,使用貿易救濟措施頻率增加,出口關稅提高;多國實施醫療物資、重要原物料、食品等出口限制措施,或要求提高在地化比率。
此外,區域經濟整合將會加速進行,影響廠商投資與營運決策,製造業在CPTPP、RCEP、FTA、關稅優惠等影響下,以越南、泰國爲主要佈局地區;服務業則考量人口及市場因素,以新加坡、菲律賓、柬埔寨等國可視爲重點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