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部爭取特別預算 助企業邁向淨零

面對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鎖定範圍擴大,經濟部將協助產業度過經濟變局。(臺電提供)

面對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鎖定範圍擴大,並將在今年10月上路,國內《氣候變遷因應法》也於明年針對排碳大戶課徵碳費。經濟部官員昨透露,今年將針對大企業、中小企業分別推出應變措施,爭取匡列一定額度的特別預算,協助度過經濟變局。

據瞭解,在用於加強經濟韌性的特別預算上,經濟部將爭取200億元,協助《工廠管理輔導法》納管工廠、企業推動數位化外,還計劃匡列一定金額,用在協助國內企業推動淨零碳排。

官員表示,新的一年,經濟部推動的淨零碳排因應方案,將分成大企業與中小企業兩大領域,協助企業擁有資源進行升級,增加對國際碳排要求應變的籌碼。首先在大企業部分,因應其製程改善、設備轉換,給予低利貸款,減輕負擔。產業鏈部分,推動以大帶小,補助各產業鏈的核心大企業,如鋼鐵業的中鋼等,由這些大企業負責訓練、協助中小企業,若產業鏈沒有核心大企業,將由經濟部組成的專家輔導團協助訓練,且專家輔導團也會協助檢視製程、設備改善是否合宜。

中小企業總會理事長李育家表示,對國際淨零碳排趨勢,中小企業感到十分焦慮,特別是中小企業有7成是小微企業,不知碳排究竟要如何計算,建議政府擴大協助。經濟部官員表示,除經濟部推出的多項碳盤查措施外,產業鏈檢視也會擴及中小企業,另可由專家輔導團給予幫助,特別是在留住核心人才上,若中小企業內部沒熟悉淨零減碳的部門或人才,政府將補助其員工學習相關事項,在設備製程的改善上,一樣也會給予低利貸款。相關預算將在農曆年後明朗化。

工總表示,淨零減碳是全球趨勢,基於全球公民角色,及臺灣爲出口導向國家,出口產品須符合國際淨零策略,否則將無法輸出,呼籲在此領域應一起努力。

工總說,臺灣以中小企業居多,但他們對淨零減碳認知不夠,爲此,工總將在3月初推出簡易版組織碳盤查標籤,協助中小企業瞭解組織碳排,如何透過第三方認證,以親民價格完成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