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宅獨享美景也搶走通風權 助長熱島效應
成功大學規劃與設計學院副院長林子平指出,景觀宅存在通風權不公的問題。圖/林子平提供
不少臨河邊、公園等開闊景觀的建案,都狂打「景觀第一排」廣告,建商表示,景觀向來是建案的一大賣點,景觀宅能使房價至少高出百分之五到十;但學者指出,景觀宅既霸佔了景觀,還霸佔吹進市區的風,助長都市熱島效應,「這是通風權的不公平」。
北市建商透露,靠湖或河濱的房屋單價都會比一般行情至少高百分之五至十,就像飯店海景房都比山景房來得貴,而且樓層愈高視野愈好,房價也愈高,這也是建商之所以常把「河景第一排」、「下樓就是河濱」等當成行銷賣點的原因。
大家房屋企研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景觀畢竟相對稀有,當建案打出河景、綠地第一排,多可以擡高房價的附加價值,尤其指標性豪宅,景觀頂樓或高樓層,每坪單價更高,可見景觀對豪宅買主的吸引力。
他指出,房地產最重要還是「地點」,主要看生活機能、羣聚性、建商品牌,景觀多爲附加價值。
成功大學規劃與設計學院副院長林子平指出,景觀宅存在通風權不公的問題,這些蓋在河濱、公園的高樓常因棟距過密,造成涼風被建物擋住,吹不進後面的社區,不但霸佔了公共景觀,還霸佔了風,造成更多住戶吹不到風、夏天悶熱無比,造成通風權不公。
林子平說,臺灣已把保障房屋採光的「日照權」納入建築法規,風和陽光一樣屬全民共享的自然權利,不少國家已立法納入建築考量,但臺灣對「通風權」沒什麼感覺,應該倡議通風權,並實踐在都市規畫上,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都應注重棟距擋風及建物風阻面積問題,才能改善都市熱島效應。
在許多縣市常見河濱蓋出一整排高樓住宅,棟距甚至不到三公尺;林子平說,建商這種蓋法就是「豪宅限定」,少數人霸佔了最多的景觀,卻忽略河道來的風對城市調適溫度的重要性。目前僅少數幾個縣市展開行動,規畫城市風廊和麪河、面公園建築立面總寬度等,「政府談淨零減碳,腳步要再快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