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從中鋼事件看公營事業治理
中鋼。聯合報系資料照
民衆印象中傳統產業的模範生中鋼(2002),近月躍上媒體新聞;不僅股價一度跌破令人唏噓的18元,其轉投資綠能領域的嚴重虧損更讓人擔憂。過去爲配合「風電國產化」,中鋼投資「興達海基」竟損失64億元,結果不得不另謀發展途徑。最近中鋼又成立綠電平臺「臺灣智慧電能公司」(臺智電),引發高雄市中鋼集團總工會陳情抗議,呼籲政府不要強逼中鋼統購總價達5,500億元的綠電。至於中鋼企業工會則指控外資與臺銀證券賣超中鋼,造成股價下跌「都是被假消息所害」。
經濟部郭部長在立法院對中鋼問題的答詢更是推卸;部長謂「經營決策與虧損應由中鋼負責」,成立臺智電並非「政策強壓」,更何況「參與股東可在綠電交易中獲利,不存在高買低賣或無法消化的風險」。此外,中鋼的新聞稿則強調,佈局「綠電資源」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戰略,而投資臺智電是經過審慎評估的。
中鋼與經濟部真的澄清問題了嗎?中鋼投資爭議凸顯公營事業治理出現問題,政府有必要檢討政策推動與公營事業的關係,而政府對此事件的危機處理,顯然無法取信於民。中鋼設立臺智電恐非僅是爲獲配有限的綠電;沒有政府要求,中鋼理應不會先發起臺智電,再邀政府基金、國營事業與泛官股的參與。經濟部長的「中鋼若無法與工會充分溝通,隨時可退出」說詞,反似暗指臺智電是未經審慎評估的倉促投資。對此,經濟部有必要說明成立臺智電的真正原委。
社會另外還質疑臺智電統購25年綠電,恐與離岸風電開發商取得銀行融資有關。政府需回答臺智電是否是開發商取得授信與銀行移轉信用風險「雙贏」設計下的產物。如果真是如此,政府幹脆保證臺智電財務安全,創造「三贏」局面。只是這些年來執政者能源施政讓人無法恭維;替代核電的光電弊案叢生,風電國家隊釀成中鋼鉅額損失,而臺電消耗大量污染的化石能源更是財務黑洞。社會對政府能源政策失去信心,經濟部不可能額外擔保臺智電財務健全,而公營事業投資臺智電成爲分擔政府綠電政策風險的凱子。
中鋼成立臺智電雖可紓解其對綠電需求部分壓力,但無法化解長期購電承諾帶來的風險。政府持股中鋼20.1%股權,能有效掌控董事會,協助推動政府政策,但政府更應顧及超過130萬人,持股近44%的小股東權益。在面臨市場競爭壓力,獲利未見起色之際,中鋼針對臺智電避重就輕的聲明稿並未讓投資人安心,現階段翻轉投資人信任,專業且踏實地恢復獲利能力纔是當務之急。
中鋼投資決策爭議與政府介入公營事業的經營息息相關。在資本稀少年代,政府掌握資源發展經濟無可厚非。但隨着國民所得增長,市場經濟發展,政府就宜降低掌控經濟資源的角色。除非「市場失靈」,政府應定位爲溝通協調者,盡力排除法令障礙,鼓勵以市場機制爲中心的發展模式。公股事業秉持公司治理原則,對廣大投資人負責,特別須強調董事會的專業與究責。最近政府在中鋼成立臺智電的斧跡斑斑,風險難測,並不是公營事業配合政策推動的優良典範。
所有公營事業上市,都須同時面對政府政策與投資人權益的挑戰,執政者稍有疏忽便會失去拿捏的平衡度。去年OECD修正公佈「公營事業公司治理指南」,主張政府管理公營事業,在實現政策目標時,同時要賦予企業經營團隊效率、透明且誠信的自主性,並在最大限度內應降低政治干預。這次中鋼急着成立臺智電,究竟是經濟部基於綠能政策的強制作爲,抑或是中鋼自發審慎評估的決策,大家迄今仍是霧裡看花;目前能確定的是雙方皆須重修公營事業的公司治理,重拾社會對政府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