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NPO當談戀愛 肝基會執行長粘曉菁:家人曾不理解
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粘曉菁醫師出席自己的新書「慈善領導力:NPO之戀,我與8位智者的魔法召喚術」發表會。記者林俊良/攝影
「經營非營利組織(NPO),在茫茫大海中尋找想解決的社會議題,過程中雖遭遇困難,但要致力解決,過程就像談戀愛。」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粘曉菁出版新書「慈善領導力:NPO之戀,我與8位智者的魔法召喚術」,分享經營NPO的心法。
經營NPO必須有慈善力、領導力這「二力」。粘曉菁表示,自己從臺大醫學院畢業後,推辭酬勞極高的企業工作,應肝基會董事長許金川邀約,投入肝基會經營工作,當時肝基會員工不到10人,連張像樣的辦公桌都沒有,「我出身醫師家族,家人很不理解我爲何如此決定,但仍給我自由」,自己一路堅持至今,與肝基會共同成長,實踐肝病防治的救人理念。
粘曉菁表示,NPO存在的目的就是凝聚社會愛心力量,以達成政府還做不到、企業還不想做的事情,解決或處理社會關心的議題,雖不是「丐幫」,但同樣保持「劫富濟貧」使命,而所謂「富」不僅是實質的金錢,還有社會大衆心中的「愛心財富」。
爲培育NPO經營人才,粘曉菁在臺大開設通識課程「非營利組織經營與管理(NPO之戀)」,邀集業界人士分享投入NPO的緣分及成功經驗,藉由理論與實務結合,以系統性、科學化方式,幫助學生了解NPO財務規畫、行銷策略、募款方式、永續發展、創新轉型等面向,這也是她出版本書的初衷。
粘曉菁提到,自己踏入NPO經營時,臺灣非營利組織風氣還不盛行,至今已有超過10萬個NPO,多元教育已經翻轉學生人格特質,不少人選擇實踐公民力量,在國、高中時期,即接受NPO事務,希望藉由該課程,讓學生在大學時,就能瞭解如何系統性的經營、參與NPO。
「若有餘力,想做對社會有幫助的事,都可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實踐。」臺大生科系三年級學生郭侑鑫說,年輕世代取得資訊容易,卻對職涯感到茫然,不知如何選擇工作,瞭解成功人士投入NPO的故事,可啓動心中「善念開關」,讓經營、參與NPO成爲人生選項之一。
教育部次長葉丙成說,臺灣歷經教育改革,年輕世代對弱勢的關懷、對公平正義的執着遠超過其他世代,許多學生投入NPO經營,卻常遇到財務困難、與團隊隔閡等挑戰,甚至因此無法繼續經營,相當可惜,粘執行長的新書,可讓想解決臺灣、世界問題的年輕人,更順利的經營N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