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安醫療去年淨利潤下降超9成,理財與投資成新主營業務?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武瑛港 北京報道近日,九安醫療發佈2023年年度報告,全年實現營業收入約32.31億元,同比減少87.7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約12.52億元,同比減少92.19%,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10.04億元,同比減少93.86%。

對於營收和利潤大幅下降的原因,九安醫療曾在2023年年度業績預告中表示,去年同期,公司iHealth體外診斷檢測產品在美國市場暢銷,產品銷售收入大幅增長帶動公司同期業績大幅增長。公司本報告期業績較去年同期下降,主要是常態化後,美國市場對於相關產品的需求下降所致。

根據年報,分行業來看,九安醫療專用設備製造業收入佔比超過95%,分產品來看,其iHealth系列產品收入佔比超90%,而2022年這一比重爲98.62%。

年報顯示,2023年九安醫療的iHealth系列產品營業收入達到了29.12億人民幣, 2023年9月21日九安醫療獲悉,iHealth美國子公司再次成功中標美國聯邦政府的試劑盒產品採購合同,合同金額爲1.67億美元。

據介紹,九安醫療將圍繞爆款產品和加速推廣糖尿病診療照護“O+O”新模式在中國、美國的落地兩大核心戰略佈局。同時值得關注的是,與2022年年報相比,“資產管理”和“與專業投資者合作共同投資及直投”已經成爲了九安醫療主要從事主要業務之一。

一位接近九安醫療的業內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目前九安醫療的業務將繼續圍繞兩大核心戰略開展推進,同時也在不斷評估通過委託理財和投資會具體爲公司帶來什麼樣的價值。

資產管理已成主要業務

雖然和2022年相比營收利潤大幅下降,但是疫情前的2019年,九安醫療營收和扣非利潤分別爲7.06億元和-2.4億元,如今不僅利潤扭虧爲盈且超過10億元,而且營收還翻了4.5倍。

九安醫療也一度被稱爲“市場大妖股”,據國泰君安投資顧問梳理,九安醫療曾作爲A股最受關注的“跨年大妖”,憑藉一張美國市場新冠檢測試劑的入場券,在48個交易日中拉出26個漲停板,股價狂翻近十倍,市值增加近300億元。

上述投資顧問進一步分析,回顧整個2021年,A股和H股的醫療大健康上市公司在風雨飄搖中共蒸發了約1.23萬億元的市值,即使是恆瑞醫藥、邁瑞醫療、愛爾眼科等龍頭亦不能獨善其身。當市場情緒迫切地需要一個出口時,九安醫療的出現提供了一個絕佳的宣泄渠道。這正是一個“妖股需要市場,而市場亦需要妖股”的時刻。

那麼當新冠大流行的潮水退去,九安醫療又將走向何方?2023年年報顯示,“資產管理”和“與專業投資者合作共同投資及直投”已經成爲了九安醫療主要從事主要業務之一。

根據年報,九安醫療特別組建了一支專業的資產管理團隊,並聘請了在資產管理領域擁有豐富從業經驗的專業人員。其全資子公司九安香港有限公司作爲專門的投資子公司,以自有資金從事資產管理業務。此外,公司已經擴大了投資類業務的經營範圍,包括以自有資金進行投資活動和投資管理。

同時,九安醫療希望在硬科技、醫療大健康、人工智能、生物製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等前沿技術領域進行戰略性投資佈局,以期獲取長期投資回報。近年來參與投資了濟峰資本、元生創投等國內優質的創投基金,重點關注基於大模型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對科技創新領域進行前瞻性佈局。還參與了對國產人工智能大語言模型初創公司月之暗面相關主體的投資,投資額等值於3000萬美元。

上述業內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指出,目前九安醫療主要以風險較低、收益穩定的固定收益類資產爲主的投資理財,“集中精力和資源推進核心戰略”是分階段實施的,持續穩定的資金儲備可以爲核心戰略發展提供重要保障。

“由於科技創新是發展趨勢,因此九安醫療將通過與專業投資機構共同投資,對硬科技、醫療大健康、人工智能、生物製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等前沿技術領域進行戰略性投資佈局,重點關注基於大模型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對科技創新領域進行前瞻性佈局。”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

根據年報數據,從合併資產負債表來看,九安醫療貨幣資金24.6億元,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債券投資分別爲88.1億元和52.1億元。

據梳理,2023年2月,九安醫療公告稱,將使用不超過170億元的自有資金進行委託理財,並使用不超過30億元的自有資金進行證券投資。此後,2023年4月,九安醫療宣佈理財資金再新增18億元,達到218億元。而截至2023年底,九安醫療的總資產爲226.2億元。

從證券投資情況來看,九安醫療的投資對象分別包括小米集團、小鵬汽車、理想汽車、蔚來和美國國債等,其中對小米集團的投資,從期初到期末,賬面價值已從約2.0億元變爲約2.9億元。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從合併利潤表來看,2023年九安醫療的投資收益爲5.61億元、利息收入爲1.75億元。

傳統主營業務何去何從

在“資產管理”等成爲九安醫療主要業務之前,其標籤一直“家用醫療器械”和“互聯網醫療”,目前其業務的兩大核心戰略分別爲加速推動糖尿病診療照護“O+O”(Offline+Online)新模式在中國、美國的落地,以及爆款產品。

對於糖尿病診療照護“O+O”新模式,據介紹旨在提高治療效果、 降低治療成本,爲糖尿病患者提供持續的醫療服務和生活幹預,有效解決患者日常管理難題,覆蓋患者院內和院外的醫療服務場景。

上述業內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九安醫療的糖尿病診療照護“O+O”新模式並非一蹴而就,其在對互聯網醫療領域進行探索時,發現慢病管理缺乏的不只是方便、有效的工具或藥品,更重要的是如何讓患者按照醫生的要求正確使用,對於提高慢病的管理效率,治療和管理模式同樣重要,因此推出糖尿病診療照護“O+O”新的模式,對患者進行全病程閉環式管理。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能否助力解決醫療的核心問題,是其是否成立和發展的根本。

九安醫療方面曾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互聯網模式與傳統行業不同,其早期是以用戶規模、用戶黏性爲核心,糖尿病診療照護“O+O”新模式現階段的最主要目標是不斷積累合作專業醫療機構數量和照護人數。

從2023年來看,九安醫療的糖尿病照護業務已開始產生營業收入,年報顯示,目前國內已有122家合作醫院開通付費模式, 2023年,糖尿病照護業務相關收入達到3721.04萬元,其中國內約2077.24萬元,國外約1643.80萬元。2024年1月九安醫療在公告中表示,目前糖尿病診療照護“O+O”新模式處於推廣階段,需要持續穩定的資金投入。

除了上述新模式探索,持續血糖監測儀(CGMS)已成爲九安醫療多次強調的佈局。九安醫療表示,其在研產品持續血糖監測儀(CGMS)是公司的募投項目之一,屬於公司核心戰略相關項目,現在正在加緊實現過程中,計劃CGMS上市後推向中、美市場,將 專利相關工作做紮實。

根據灼識諮詢數據,全球CGM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17億美元增至2020年的57億美元,CAGR爲28.2%;預計2030年將達到365億美元,2020至2030年CAGR爲20.3%。中國CGM市場規模從2015年的878萬美元增至2020年的1億美元, CAGR爲73.2%,預計2030年將達到26億美元,2020至2030年CAGR爲34.0%。

但是國內CGM市場的競爭似乎正在越來越激烈。據太平洋證券研報數據,截至2020年,全球市場的主要品牌爲雅培、德萊和美敦力,市場份額分別佔比46.0%、33.6%和20.3%,三家佔比超過全球CGM市場份額的90%,截至2020年,中國CGM市場中雅培佔比78%, 美敦力佔比11%。

與此同時國產產品也似乎正在崛起,2023年3月12日,三諾生物CGM新品於長沙發布,採用三代傳感器技術,使用壽命15天,全程無需校準,且半自動化生產線已經建成,預計可以達到200萬套的年產能。2023年3月15日,魚躍醫療公告稱其三代CGM獲批,主要針對C端市場,不需要用戶進行校準,使用時間最長14天,是其在糖尿病護理解決方案領域的重要突破。

另外國際市場似乎對九安醫療也越來越重要,年報顯示,九安醫療將加速在中美兩地推廣糖尿病診療照護“O+O”新模式,同時在國際市場,九安通過境外子公司採用“新零售”模式拓展B2C端市場,併入駐亞馬遜等大型電商平臺。其國際貿易綜合部負責對接國外客戶,銷售ODM/OEM產品,客戶下訂單後開始生產。

上述業內人士表示,中國醫療器械公司經過多年積累,部分產品的性能和質量不亞於國外產品——通過應用新材料、新的生產工藝、新的技術路線,在保障產品性能的同時大幅縮減成本,價格更有性價比且競爭力強。而且中國醫療器械公司產品不斷研發和迭代,目前已經出現了替代原有技術和產品的趨勢,甚至很多產品已經具備了進入美國專業醫療機構的能力。

“其實九安醫療iHealth產品的成功出海,一定程度上就充分證明了中國企業走向海外市場是完全可行的,九安醫療可以通過iHealth在美國的品牌、渠道以及認證優勢,幫助更多國內技術強、產品競爭力優異的友商一起實現出海,這也是其未來發展的明顯優勢。”上述業內人士指出。

據瞭解,對於很多類醫療器械產品,北美在全球市場的佔比份額都較高,但上述業內人士進一步向21世紀經濟報道分析,目前國內公司的痛點是在美國缺乏FDA的認證能力和當地醫療市場的渠道能力,美國FDA認證與國內的認證邏輯、細節、顆粒度不同,從申請FDA認證、專利問題到銷售渠道等均待梳理和打通,由國內公司來跑通零售、診所和醫院端的時間成本較高,並且缺少在美國宣傳推廣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