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大學 招外籍生不如陸生
(全教總提供/李侑珊臺北傳真)
現在正是各大學招生熱季,但不管多努力,9月開學時很多大學一定是招生滿江紅,不到預計學生人數的60%。這不是神仙預測,從歷年來的人口出生數據就可以推測出來。
臺灣的出生人口在民國52年是最高峰,達42萬7212人,到民國87年首次低於30萬,然後到民國97年首次低於20萬,只有19萬8733人,去年又降至15萬3820人。所以從民國106年開始,大學逐漸招生不足,末段班大學招生困難,到目前已經多所大學退場,造成很多的社會問題。
爲解決生源問題,大學只好向外發展招收外籍生,外籍生又可以分爲大陸學生和其他國家的學生。如果是大陸學生,因語言相通,學校幾乎不需要作任何的特殊準備,只要想辦法把人招進來即可。在兩岸關係好的時代,大學校長和國際長時常要作空中飛人,到對岸跑行程,建立姊妹校和打響知名度兼招生。
可惜好景不常,兩岸關係冷卻,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兩岸就順勢關起學生交換和求學的大門,大學受傷甚重,只得朝別的國家收學生。歐美日韓和紐澳等國家因國民所得高,當地大學也高水準,學生比較不會到外國求學,所以臺灣學校就只好從東南亞和非洲等地去找生源。
但東南亞和非洲語言不通,政府又因外交困境無法用官方名義集中力量招生,大學只好各顯神通、單打獨鬥,當地有校友會或有關係的比較容易招生。其他大學真的走投無路,不知從何下手,只得仰賴兩地的仲介幫忙招生,雖然教育部明令禁止,但沒有仲介幫忙,學生根本很難收到。
仲介按學生人頭收費,好的仲介會明白告訴學生說如果沒有錢付學費,到臺灣需要打工來抵付學費。差的仲介就用拐騙的方式,沒錢付學費沒問題,臺灣政府或學校都有獎學金,學生只要湊機票費用和給仲介費用就可以來臺安心讀書了。
一到臺灣才發覺不是那麼一回事,必須打工換學費和生活費,學校又缺乏人力和管道去幫忙,最後還是靠仲介幫忙媒合工廠去做工。好的工廠按照《勞基法》行事,黑心工廠剝削勞工,難怪時有大學傳出學生淪爲奴工或黑工的情事發生,美國國務院出版《美國2021年人口販運問題報告—臺灣部分》就批評臺灣有些大學招募外籍學生,將他們置於剝削性的勞動條件中。
另一種外籍學生知道臺灣大學缺人,於是假借求學名義來臺,女的從事色情行業,男的成爲黑幫暴力討債工具,問題層出不窮,大學也窮於處理。
外國有打工度假,臺灣也可以打工求學,教育部應將制度建立好,譬如讓外籍生仲介和臺灣缺工的廠商合作,一切透明化而不是讓各大學各顯神通來招外籍生,缺學生的大學難免飢不擇食,有學生就好,然後學生有工作可以付學費就好,不太管工作的內容、環境和條件,造成很多的社會問題。
當然語言相通、經濟情況相對好的大陸學生還是最適合臺灣,只希望兩岸早日融冰春暖花開,可以至少從高等教育方面恢復正常交流,則大學甚幸,兩岸學子甚幸。(作者爲國立臺北商業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