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市論勢/AI 供應鏈 逢低佈局

盤勢分析

今年以來受到美國關稅政策影響,臺股轉爲震盪整理,隨着美國政府宣佈將於4月2日起課徵對等關稅,市場觀望心態濃厚,成交量偏低的情況下,更不利於股市上漲,須待關稅課徵內容確定後,才較有機會吸引買盤進場。

外資繼去年賣超上市股票6,951億元后,今年以來持續賣超金額在5,000億元以上,外資退場部分原因固然是擔心關稅的影響,另一方面,國際資金今年以來轉往基期較低的市場如歐洲、中國等,臺股與美股自2023年以來已有相當大的漲幅,較易成爲資金退場的對象。

雖然短線政策面仍未明朗,但以基本面而言,聯準會預估今年美國GDP成長1.7%,而野村投信追蹤的臺股企業今年的獲利成長預估亦可達雙位數,可望提供市場有力支撐。

投資建議

甫結束的輝達GTC大會並未如以往激勵科技股漲勢,主要原因在於市場擔憂關稅恐將拖累美國經濟外,而投資人對於AI的長期成長趨勢亦已經有共識,因此GTC大會的驚喜有限,下一個觀察點是5月舉行的Computex電腦展,若仍無法激勵科技股表現,就可能要等到下半年,市場評估今年全年的獲利表現是否能符合預期而定。

不過,只要景氣與企業獲利的預估均維持成長,其實不用擔心短線的整理,因爲市場終將反映未來的成長預期。美國第1季財報季後,各大雲端服務廠商(CSP)在2025年的資本支出維持高速增長,因此,持續看好人工智慧(AI)相關族羣的成長前景,其中部分個股近期回檔後,股利殖利率提高,加上成長性佳,投資價值提升,可逢低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