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世代/【時間銀行】時數換工 「時間銀行」再起

森呼吸生活館創辦人劉宏鈺(左四)爲時間銀行會員們舉辦共餐,掌廚或擺碗筷皆可儲存服務時數。記者閻廣聖/攝影

隨年齡增長,生活上需要的幫助愈來愈多,收入卻在退休後中斷,時間銀行提供一種非經濟的交換,以自己的勞務或知識,換取他人服務,在臺灣愈來愈多人蔘與,來看他們的故事。

六十歲的黃素雲過去是一名家庭照顧者,照顧年邁父母、婆婆以及罹癌的單身兄長,爲了紓解長照壓力,她在社區擔任綠色照顧講師,不拿薪水,只賺時數,再用來交換自己喜歡的服務,例如專業修眉及按摩,這種換工方式稱爲時間銀行。

時間銀行不是新概念,把服務他人的時數存起來,換取他人的服務,最早是七十年代日本的家庭主婦水島照子發起,三十年前引進臺灣卻推動困難,不過,最近幾年陸續在多個社區發酵,長期在社區執行時間銀行計劃的劉宏鈺說,過去的失敗來自於民衆只存不領,如今的活絡則是臺灣社會愈來愈長壽,照顧產業缺工,志工人數逐漸縮減及老化,有實質上的需求。

花藝課學費 時數支付

劉宏鈺是嘉義縣紫藤婦幼關懷協會創會理事長,也是森呼吸生活館創辦人,這是全臺第一家以時間銀行方式經營的咖啡店,位於嘉義縣大林鎮,工作人員皆採換工運作。採訪這日,森呼吸生活館正在舉辦花藝課,同樣的,老師不收學費,而是把授課時數存起來,學生則是支付自己儲存的時數,「一小時換一小時,簡單來說,時間銀行就是互助換工」。

農業社會本來就有互助的傳統,過去時間銀行在臺灣做不起來,劉宏鈺從文化層面分析,主要受限於公平性,民衆太在乎時數的對價關係,專業人士跟計時人員的時薪可能相差數倍以上,認爲不等值,然而,換工之所以稱爲時間銀行,是因爲每個人擁有的時間是公平的,在此基準上,都可以在機制裡獲得所需。像黃素雲的例子,家庭照顧者加入時間銀行獲得成就感,幫助她釋放長照工作的負能量,還增加人際連結,例如爲新住民吳美玲整理花園。

新住民換工 連結在地

「我換到很棒的綠手指服務。」四十五歲的吳美玲來自大陸,跟夫婿住在大林鎮,經營一間美容工作室,花藝課這天,她帶着今年大四的兒子,在現場提供免費修眉服務,吳美玲是三、四年前經客戶介紹加入時間銀行,以修眉和肩頸按摩存時間,不但認識更多鎮上的人,在地連結更深,還換到黃素雲的園藝專業,家裡原本瀕死的植栽煥然一新,她認爲時間銀行就是「我的強項換取別人的強項」。

劉宏鈺說,換工的價值是換,而不是價格。曾有一名家庭照顧者,四個女兒都住外地,先生病逝後感到人生已經崩塌,剛開始不願意參加時間銀行,覺得自己沒有任何值得交換的專長,後來發現很多年輕人不會做菜,她就在社區聚餐時掌廚來存時間,再把儲存的時間拿來換取自己喜歡的課程或活動。

長者接電話 樂在付出

也有八、九十歲的爺奶幫社區做手工皁、聚餐時協助擺碗筷,或是在森呼吸生活館幫忙接電話,都可以兌換時數,因爲他們在別人沒空時付出自己的時間,「就像沙漠裡的一瓶水,比黃金還要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