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望主婦”麥琳爆火:爲什麼女人付出越多,越容易被辜負

來源| 十點讀書

最近,《再見愛人》正在熱播。

任誰都沒想到,自開播以來熱度最高的並非楊子黃聖依這對抓馬伕妻,而是節目中的唯一素人:

李行亮的妻子,麥琳。

近來,她甚至逐漸變成被全網討伐的對象:

前腳剛立“節儉人設”,後腳就說覺得奢侈品包包能給自己面子;

嘴裡說着深愛丈夫,行動上卻不願意深入瞭解對方的“精神世界”;

希望李行亮能給自己驚喜,但當老公特意飛去上海,買自己喜歡吃的青團時,反倒責備對方“浪費錢”“沒買對口味”;

總而言之一句話:

不管李行亮怎麼做,麥琳通通不滿意。

也因此,言行不一、瘋狂掃興、控制慾強等等,猶如一張張“罪狀”,都被貼在了麥琳的身上。

但相較鋪天蓋地的審判,我的心情有些微不同。

比起厭惡,我更多感受到的是無力。

毋庸置疑,鏡頭前的麥琳是不討喜的。

但在鏡頭之後,我也看見了一位被圍困在家庭裡,在雞毛蒜皮的消磨中逐漸失去自我與光亮的平凡婦女。

無論麥琳的外表多強勢,都掩蓋不了她內在的自卑、空虛與無助。

這不僅是她一個人的困境,也是許多爲家庭犧牲自我的女性“共享”的生活現狀。

01

強勢妻子的背後

是她的弱勢

李行亮曾不止一次地在節目中提到:

覺得麥琳太嘮叨、太強勢了。

而劉爽則一語道破天機:

“因爲她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你和孩子身上了。

她的生活沒有其他出口,所以只能和你嘮叨。”

這句話戳中了麥琳,當下的她馬上就哭了。

那麼,麥琳是如何一步步變成今天這樣的呢?

讓我們把時間線倒回兩人相愛初期。

那時,麥琳在深圳有一份收入不錯的穩定工作,是個活潑愛打扮的精緻女孩,吃穿用度都要最好的。

而李行亮是個在酒店兼職唱歌的普通工科男。

後來爲了更好地支持李行亮的音樂事業,麥琳辭掉了自己的工作,幫忙處理繁瑣的後勤事務。

當年快男比賽結束後,兩人經歷了2年的低谷期。

李行亮收入微薄,未來渺茫。

但麥琳一直在他身後,堅定地支持他,同時承擔起了所有照顧家庭的責任:

不僅要做飯和料理家務,還要做淘寶店、擺地攤來貼補家用。

而李行亮,負責把歌寫好、唱好,做出好音樂,等待好機會。

那時因爲沒錢,麥琳幾乎不在自己身上花一分錢。

以前愛買漂亮衣服和化妝品的習慣,通通都戒了。

可一到要給李行亮花錢時,她從不手軟:

音樂設備,要買最好的,因爲這是“吃飯的傢伙”;

參加活動,得穿好衣服,因爲“做這行,出門見人一定要體面。”

即便後來李行亮紅了,兩人也保持了相似的生活模式:

男方負責音樂,女方負責此外的一切。

男方對外保持體面,女方對內能儉則儉。

連李行亮都說:

如果沒有麥琳多年的犧牲,也沒有他今天的成功。

那反觀麥琳,這10幾年又帶給了她什麼呢?

生第一個孩子時恥骨骨裂,再加上餵奶,疼得天天哭。

可一旦孩子半夜哭鬧,她也要馬上爬起來哄,生怕會影響老公休息,耽誤第二天的商演。

懷第二個孩子時,遇上胎停引產,讓麥琳的性格,從開朗樂觀變得陰晴不定。

後來遇上“換房風波”,她在哺乳期還要和中介打官司,處理一大堆的雜事。

更別提早年經濟最困難時,因爲借錢沒少遇到白眼,導致她直到現在還有着嚴重的“存款焦慮”。

的確。

如今的李行亮功成名就,體貼顧家,稱得上是位好丈夫。

而麥琳則熬成了身材發胖、胡攪蠻纏、思想落伍的中年婦女。

但所有結果都是有原因的。

李行亮如今還能堅持理想中的陽春白雪,離不開麥琳替他承受了生活中的雞零狗碎。

可任何女人即便再能扛事,扛的太多了,也會筋疲力盡。

再有肚量,犧牲的時間長了,也會委屈。

再有格調,被困在雞毛蒜皮中久了,也會變得婆婆媽媽。

記得曾看過一段話:

“如果你有一個強勢的妻子,動不動就吼人,看起來蠻不講理。

那麼大概率她也是家裡操心最多,也最無助的人。

她之所以強勢,是因爲生活中有密密麻麻需要解決的問題,但她卻沒有可以依靠的肩膀。

她總是照顧丈夫孩子的情緒,而自己的情緒需求,卻從未被看見。”

麥琳正是如此。

節目中還有個片段,深深刺痛了我。

李行亮希望麥琳能有自己熱愛的事,朋友圈子,別把目光都放在老公身上。

但當畫師問他,如果麥琳的生活比重變爲:

自己佔50%,孩子佔30%,老公佔20%,李行亮能接受嗎?

李行亮果斷拒絕了。

他依然需要自己和孩子在妻子心中佔據最重要的位置。

甚至已經當作了理所當然。

而他自己的生活比重,音樂佔據了60%。

你們看。

希望妻子犧牲自我,成全丈夫和孩子的自由。

這何嘗不是丈夫們的一種隱蔽的自私。

別忘了。

當初正是麥琳放棄了自己的“小世界”,才能成就如今的李行亮。

而當家庭已經成爲妻子的“全世界”時,丈夫又說“你去學點愛好、找點事做,見見朋友,別老圍着我轉。”

這話未免也說的太輕飄飄了。

說白了。

人,不能既要又要。

既希望妻子體貼顧家,奉獻自我,又希望她們與時俱進,精緻獨立。

天底下哪有那麼完美的生活。

正如劉爽所說:

“但凡妻子們有了自己精彩的‘小世界’,她也就不可能把那麼多精力放在家庭上了。”

02

唯有真正看見妻子的傷口

才能止痛

話已至此,我絕非想單方面指責丈夫。

更多是希望能讓丈夫們看見妻子們的隱痛。

情緒的背後,往往隱藏着傷口。

而傷口,唯有被真正的看見纔有療愈的可能。

夫妻雖日日相伴,很多時候卻也未必看得清彼此的困境。

要維繫一個家,在外奔波的丈夫是不容易的,堅守後方的妻子同樣是不容易的。

二者缺一不可。

因此,我們更需要超越“只有我一個人辛苦”的狹隘,從心裡生出“我的愛人同樣辛苦”的疼惜。

互相攙扶,一起成長。

就拿做家務來舉例吧。

有太多不做家務的丈夫都覺得這不過是舉手之勞,不費時間精力,不懂爲什麼妻子總爲家務發脾氣。

而承擔家務的妻子們,卻覺得家務讓人筋疲力盡,丈夫的置身事外實在讓人火大。

那該如何解決呢?

先給大家講兩個故事。

故事一:

爲了哄妻子高興,常年不做家務的丈夫,自告奮勇在週末打掃浴室。

誰知當天早上妻子起牀時,發現了一個乾淨的浴室和丈夫渴望被表揚的臉。

但一轉頭,又看見浴室外的一片狼藉:

地上到處散落着未收好的鞋襪;

廚房水槽裡凌亂地堆着洗完,但沒歸位的碗筷;

孩子的課本、文具在桌上堆的到處都是。

妻子一轉身,又被放在衣帽間門口的塑料箱子絆了一跤。

這個箱子是前天丈夫爲了拿東西,特意從架子上取下來的。

整整2天,他寧願從箱子旁邊繞過去,也不願把它放回原位。

此情此景,刺激地妻子大發雷霆,但丈夫卻一頭霧水。

故事二:

一位丈夫在廚房裡燉老鴨湯時,兒子喊他幫忙倒杯水。

當他給兒子倒完水趕回廚房時,看到老鴨湯已經溢的竈臺上到處都是。

他壓下自己的不滿,趕緊收拾廚房,又聽到洗衣機剛剛把衣服洗好了。

怕拖久了會忘記。

這位丈夫手忙腳亂地把廚房收拾好,又趕着去晾衣服。

這時,他瞥見老婆正躺在沙發上,翹着二郎腿玩手機。

“我這火氣,噌的一下就上來了!”

正想發作,突然腦子裡閃現了一個畫面:

“誒,我以前不就這樣嗎?好吃懶做又‘耳聾眼瞎’。”

那個瞬間,他一下就明白了:

原來妻子以前的嘮叨不是沒事找事,是真的太累了!

你們發現區別了嗎?

真正的理解,需要感同身受。

常年不做家務的丈夫,容易把家務當成“洗一次碗”“倒一次垃圾”這類機械的任務,做一次就完事。

但妻子承擔的家務,其實是一連串沒完沒了的小事,會消耗大量的精力。

視角不同,自然會導致夫妻雞同鴨講。

因此,要想感同身受,至少丈夫也要在一段時間內獨自承擔所有家務,才能明白妻子的孤立無援。

其他的事情也是如此。

當然了。

生活中肯定無法事事夫妻間都“感同身受”。

但行動比結果更重要。

正如張泉靈所說,夫妻至少要嘗試去觸摸一下彼此世界中,自己不懂的部分。

有些事能找到平衡,有些事需要求同存異。

但終歸,這是一場雙向奔赴的努力。

03

家庭不是唯一

富養自己更重要

大概看到這裡,一定有讀者要說:

“我什麼辦法都試過了,但老公依然毫無變化。”

那麼,我想勸你:

放過自己,也對家庭適當放手。

正如麥琳如今窒息的生活狀態,雖然情有可原,但也源自她不敢放手,不敢跳出自己的舒適圈。

“我放飛自我了,那孩子怎麼辦?老公怎麼辦?家裡那一大堆事怎麼辦?”

同樣的掙扎,侯佩岑也曾經歷過,但她選擇了不同的解決辦法。

在生完孩子後,她也曾有過一段時間爲家庭完全讓渡了自我,甚至連泡個澡都覺得愧疚。

可當她後來堅持要出去工作時才發現:

全家依然有條不紊地運轉,和諧的不得了。

“其實,我們不要把自己想的太重要。

偶爾少了我們,家裡的天不會塌。”

類似的故事,我身邊比比皆是。

朋友過往曾是個家庭主婦,但那幾年裡她逐漸感覺到自己的世界在暗淡,與社會也在脫節。

後來她想出去工作,一開始丈夫並不同意,希望她把更多精力放在家裡。

但朋友很堅持,還自學了寫作,努力加入自媒體行業。

如今,朋友不僅有着一份穩定的工作,也把家裡照顧的很妥帖。

三不五時,還會和好友出門約個下午茶、逛逛街。

遇到國慶長假時,也會獨自出門旅行。

而她的丈夫,在看到現在自洽發光的妻子後,逐漸理解她的選擇,也變得更支持她了。

“當我們的世界大了,家裡的雞毛蒜皮就變小了。”

夫妻關係,有時像是一場博弈。

對方的主動理解與讓步固然可貴。

但若無法理解時,也需要我們自己更堅定,先勇敢邁出第一步,再努力用結果來向對方證明自己的選擇沒錯。

很認同張泉靈曾說的話:

“很多事情都有替代方案。

只要你想,就會有解決辦法。”

所以,如果正在讀文章的你也感覺被家庭困住了。

那不妨先努力邁出一小步吧:

學一個新愛好、約一次朋友、找一份工作......

多試試,別害怕,要勇敢。

希望你不論何時都要記得:

“所有良好的親密關係背後,都是先經營好了自己,再去愛別人。”

點個【在看】吧,我們一起共勉。

你有過被困在家庭裡的感受嗎?後來又是如何解決的呢?歡迎來留言區大家一起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