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播前以爲是“王炸”,開播後卻是“爛劇”,這4部國產劇,扎心

雷聲大,雨點小,重宣傳,輕內容。近幾年的國產劇明顯有些本末倒置了!

大尺度、演技炸裂、老戲骨飆戲、王炸來襲、逐幀精修、特效驚豔……

爲了能讓觀衆點進電視劇,宣傳組可謂是煞費苦心,幾乎把能吸引觀衆的詞都用了一個遍。

但點進去之後觀衆的評價也只有一句話:

實物與宣傳嚴重不符!

演技拉胯、劇情注水、五毛錢特效、邏輯混亂、三觀扭曲……典型的“詐騙劇”!

每一次誇大宣傳的背後,都多了一部“王炸”變成“爛片”!

千呼萬喚始出來,面目可憎惹人恨!

01、《清明上河圖密碼》

作爲張頌文在《狂飆》爆紅後接的第一部劇,觀衆對這部劇的期待值是非常高的。

當然,也不只是因爲張頌文。

通過預告片不難看出,這部劇的製作稱得上精良。

一看就造價不菲的大場面,氣勢恢宏,立意大,畫面美,服化道在線,明顯是用心了得。

女主更是選了演技在線的白百何,如果不是“一指彈”事件的話,她應該是最早能拿到“百億票房”的女演員。

製作精良,男女主演技在線,同時還有近兩年口碑演技都不錯的週一圍、林家川等演員加入,一看就是奔着爆款去的。

但隨着劇情推進,觀衆的評價也只有兩個字:失望!

強強聯合,一場敗仗!

劇情拖沓,邏輯不明,說是古裝探案劇,但是節奏慢,沒有衝擊力。

不僅沒有拍出原著的精髓和內核,連基本的懸疑節奏也沒有抓住。

以推理劇的角度來看,遠遠比不上《長安十二時辰》和《唐朝詭事錄》。

除卻劇情因素外,幾位主演的演技也是觀衆吐槽的“重災區”。

週一圍仍舊停留在《繡春刀》時代,端着架子一板一眼,就差把“演技炸裂”這幾個字打在屏幕上了。

白百何更是沿用了“小妞電影”的表演手法,全程掛臉,一副看誰都不爽的樣子。

情緒表達更不必期待,沒有俠氣,沒有生活氣息,自己都沒有融入角色與劇情,更不會讓觀衆入戲。

張頌文在劇中的表現,更是讓不少觀衆直呼失望。

口音明顯,臺詞有些含糊,表演更是停留在《狂飆》時代,尤其其做小伏低的樣子,與當年還是賣魚佬的“高啓強”只有一處不同:

一個是古裝,一個是現代裝。

除了演技之外,張頌文的顏值也成了被觀衆吐槽最多的地方之一。

不少人認爲他五官過於厚重,穿着古裝也沒有古韻,像是在真人秀節目中cos。

整體來看,該劇雖然很好地宣傳了宋朝的民俗文化等,但作爲一部推理劇,其強度似乎有些差強人意。

02、《哈爾濱一九四四》

作爲拍出過《大明王朝1566》的導演,張黎這部劇在正式播出前就已經紅了一次。

演員陣容更是讓人着迷!

男女主分別是演技擔當秦昊、話題女王楊冪,更有近兩年新晉“黃金配角”張子賢、蔣奇明等。

製作班底強,演員搭配好,還是自帶熱度的諜戰劇,成爲“爆款”似乎是板上釘釘之事。

但在真正播出後,也沒能逃出被“全方位吐槽”的噩運。

承擔火力最多的,是女主楊冪。

在播出之前,這部劇就以楊冪演技作爲最大的宣傳點。

咬牙包紮、帶表演老師進組、轉型之作等熱度不斷,前期的預告片甚至以逐幀誇獎楊冪的演技爲主。

可觀衆真正看到的,仍舊是浮誇、用力過猛。

儀態差、臺詞含糊,每說一句臺詞就要抿一下嘴巴,看得觀衆尷尬不已。

但事實上,楊冪的演技並不是《哈爾濱一九四四》“啞火”的主要原因,其奇怪的邏輯與劇情,纔是被觀衆棄劇的關鍵因素。

明明是節奏緊張的諜戰劇,但這部劇的劇情明顯很混亂,側重點也跑偏了。

關雪受傷後不去醫院是因爲丟臉、主角光環過重、往牆根一貼就能躲過巡查……

除此之外,導演更是拍了許多不知所云的廢鏡頭。

女主莫名其妙就開始喝酒、跳舞、發瘋,不僅沒了諜戰劇的緊張,連邏輯自洽都做不到。

以至於很多觀衆還沒有看到全部演員出場就已經棄劇!

邏輯混亂、劇情低幼,原本一部不錯的諜戰題材劇,因爲自身的缺陷,失去了成爲“王炸”

的機會。

03、《狐妖小紅娘·月紅篇》

當《哈爾濱一九四四》被全方位吐槽時,楊冪主演的仙俠題材《狐妖小紅娘》被擡上來“救急”。

然而,也沒能逃過撲街的命運。

從《仙劍三》到《古劍奇譚》再到大爆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楊冪在古偶圈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而小紅娘則是漫改劇,自身就有粉絲和流量,成爲“榜一”似乎信手拈來,完全沒壓力。

但觀衆看到的,仍舊是一部“詐騙劇”。

首先是劇情與人物的魔改。

動漫中可以讓相戀之人轉世後再續前緣的苦情樹被魔改,甚至最後被摧毀,嚴重失去了故事的原汁原味。

原本的“冰山美人”被改成了俏皮可愛的,塗山雅雅對來國三少的拒絕也變成了迷戀。

其次則是嚴重的劇情注水,轉折過於突然。

男女主莫名其妙就愛得死去活來,情感處理別說細膩,連基本的轉變都看不到。

除了主線之外,許多原本可有可無的劇情人物也變得格外拖沓,看起來像拉時長,有注水嫌疑。

當然,演員演技也不過關。

女主楊冪一臉疲憊,仍舊是每說一句話就抿一下嘴,生怕鏡頭捕捉到自己張嘴的畫面。

男主龔俊則不說臺詞也呲着牙,好像接了牙膏的商務一樣,全方位展現自己潔白的牙齒。

整部劇播下來,別說成爲“爆款”,連討論度都少得可憐。

唯一被觀衆記住的只有五個字:

塗山,我罩的,懂!

04、《白夜破曉》

七年磨一劍,不如不見面。

隨着《白夜破曉》的播出,不少劇粉給出了這個看似“惡毒”實則中肯的評價。

2017年網劇《白夜追兇》開播,不僅讓潘粵明成功轉型,也讓國產懸疑劇迎來了流量的春天。

潘粵明一人分飾兩角,一文一武,一黑一白,既是哥哥,也是弟弟。

演員演得過癮,觀衆追得痛快。

不誇張地說,《白夜追兇》是觀衆心中的“白月光”。

演技在線,劇情精彩,邏輯燒腦,直到今日,《白夜追兇》仍舊是近幾年懸疑作品中的前三甲。

因此當續集《白夜破曉》開播時,根本不需要宣傳,觀衆自會開會員追劇。

然而,激情之後只留下一句難掩失望的評價:

即便是懸疑劇鼻祖也逃不過“自古續集出爛片”的魔咒。

相比於第一部緊張刺激,第二部有嚴重的注水嫌疑。

兄弟之間鬧彆扭就用了三集,前七集的有效劇情少得可憐,觀衆期待的探案情節姍姍來遲。

其次,第二部的邏輯明顯沒有第一部那麼嚴謹。

發生案件不去查監控,反而湊在法醫室瞎琢磨,甚至得出個“詐屍”的結論。

幽默沒有,尷尬萬分。

除了劇情之外,觀衆最難接受的就是演員的狀態。

畢竟時隔七年,不少演員臉上的疲態都是遮不住的,顏值和氣質嚴重下滑。

而新加入的演員費啓鳴更是一大槽點。

言辭含糊不清,雙眼呆滯無神,偏偏鏡頭還出奇地多,很明顯能看出是在捧新人。

原本的高冷學霸硬是被演成了裝腔作勢。

神秘感沒有,油膩感拉滿。

雖然劇情漏洞百出,但哥哥的死亡也正式宣告白夜系列就此結束,再也不會有第三部,也不會有下一個七年。

有始有終,也算是了了觀衆的一個心結。

結語:

不誇張地說,平均每個月就有一部電視劇打着“王炸”的旗號與觀衆見面,但最終也都是草草收場。

觀衆看多了拿着頂級資源卻拍出“爛片”的“詐騙劇”,久而久之也習慣了內娛的新套路。

所謂“年度劇王”,不過是慘淡收場,貽笑大方。

每一部變成“爛劇”的“王炸”,各有各的雷點。

有的是劇情拉胯,有的是演技堪憂,有的是邏輯混亂,宣傳的大致相同,爛得萬紫千紅。

時間長了難免讓人感慨,與其花大價錢宣傳,不如用心做好作品。

本末倒置,不得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