剴剴案政府急提解方 學者憂:瓦解社安網互信基本價值

兒虐案遭媒體揭露後,衛福部急開檢討會,提出加強訪視等制度改革,引發社工不滿,今天逾300人集結衛福部門口抗議。到場聲援的政大社工研究所所長王增勇表示,社會工作複雜度高,政府應該要抵擋「成爲英雄」的誘惑,不該把剴剴案當成通例,透過增加訪視,讓社安網失去人己互信的基礎價值。

王增勇說,社會案件往往引導出的解決方法,是更多標準化規定、增加訪視次數,或幾天內一定要見到孩子;社福體系中,標準化只能是一部分,要有空間留給無法標準化的不同個案,讓社工專業判斷,每一案件該如何處理。但每次悲劇發生,政府就會增加標準化規範,社工專業自主處理範圍就愈來愈小,「但社安網服務個案差異性大,必須因地制宜,不該是一條生產線。」

「訂定更多規範,反而讓社工無法做一個好社工,造成集體創傷。」王增勇說,增加標準流程形同創造「彼此內耗的體系」,到後來個案進入時,社工只能把人放在標準流程(SOP),因爲體系也只要求SOP,社工沒有時間認識個案,甚至連與個案建立關係都被視爲多餘。

王增勇認爲,薪資、工作量反而不是問題癥結,最重要的是現行社福體制,讓社工無法按照專業,成爲理想中的社會工作者、助人者,所以社工每天都活在「我不夠好」的罪惡感中,知道該怎麼做卻無法執行,社工專業的特質,是社工把工作當成使命感、志業,而不只是職業。

「政府官員、決策者必須抵擋當英雄的誘惑,要讓大衆知道社安網不是全能、社工不是神。」王增勇表示,當社會決定要幫助案主迴歸社區,而非安置在機構,因爲每一個人都應該有發展的機會,做了這項選擇,就必須承擔風險,要確保個案在社區生活最好的方式,絕對不是不定時訪視,因爲這破壞的人際信任,把每個人視爲潛在施暴者。

王增勇說,如果社安網是建立在不信任、恐懼,註定要失敗,應該建立在彼此互信的前提下工作。發生了不幸事件,應該咎責,但剴剴案不能變成通例,不能懷疑所有保母會虐待兒童,這是鼓勵社工不信任任何人,破壞了社安網最基本的價值,「當一個社工不再信任人,他就不再是社工。」

社工界有一個笑話說,「你願意被案主騙幾次?」王增勇表示,社工即使被個案騙取物資,下一次仍願意被騙,不願意犧牲對人的信任,但政府推動的體制改革,卻要讓社工集體不信任工作夥伴;社會期待「大有爲政府」檢討制度,但政治人物應該要有擔當,告訴社會剴剴案不是通例,檢討制度沒有用。

兒虐案遭媒體揭露後,衛福部急開檢討會,提出加強訪視等制度改革,引發社工不滿,今天逾300人集結衛福部門口抗議。記者賴昀岫/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