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前,央視曝光十幾個住在安定醫院裡的孩子,看後我清醒了

孩子的人生應該是一望無際的曠野,而非逼仄的軌道。

如果父母一味地焦慮式養娃、盲目式搶跑,到頭來,被透支的只有孩子。

作者 | 可樂媽

前兩天,無意間看到記者@莊勝春發佈的一則視頻:

8月下旬,臨近開學,北京安定醫院兒童精神科門診又一次人滿爲患。來自全國各地的家長把困惑塞滿診室:

“我們的孩子,到底怎麼了?”

爲此,莊勝春將鏡頭對準了青少年抑鬱症家庭,試圖找到答案。

其中,男孩皓然的故事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皓然今年18歲,四年前,他被確診爲重度抑鬱,休學至今。

第一次感覺到自己不對勁,是初三那年,他感到自己好像無法呼吸了,像是被人鎖在一個箱子裡,再一點點把箱子裡的空氣抽離。

而在媽媽眼裡,這一階段的皓然突然就“躺下”了:

不說話,不吃飯,甚至連遊戲都不打了,每天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一直睡覺。

這一刻,媽媽感覺天都塌了。

可實際上,崩塌不是突然發生的。

皓然12歲時,父母離異,當時,周圍所有人都在對他說:“你一定要考一個好的高中,好的大學。”

皓然的媽媽也是其中一員。

她和身邊的人都是通過讀書一步步走到今天,每個人都在向前奔跑,不敢停歇。

所以,一開始,皓然媽媽無法接受兒子的“躺平”,想方設法給孩子復了學。

可皓然卻無法戰勝內心的恐懼,有那麼幾回,情緒激動時,他甚至掐着媽媽的脖子,將媽媽按在了牆角。

這一刻,媽媽絕望地說:“你掐死我吧。”

皓然也後悔不已,還曾嘗試過自殺。

後來,媽媽終於逐漸接受了孩子沒法上學的現實,自學心理學,反思過去的一切。

媽媽這才意識到,升學,並不是孩子人生唯一的一條路。

自己努力雞娃,最終並不能把孩子送進清華北大,而是精神科。

想通了這一點後,媽媽發現皓然的人生其實充滿了可能性。

在視頻的最後,我們欣慰地看到,皓然喜歡上了攝影,開始和媽媽一起學習心理學,並準備參加自考。

或許就像學者孫娟說的:

“如果你不雞娃,只要娃人格完整,心理健康,很可能反而是以後的贏家。”

皓然的經歷,讓我想起《解放日報》曾報道過20個青少年抑鬱休學的故事。

這些被抑鬱症困擾的孩子,有着不同的性格特質、生活環境,和家庭背景,但他們都曾有個共同的標籤:

燦若明星的優等生。

他們大多來自重點中學,有着極高的自我要求。

可外人只看到了他們的優秀自律、明媚上進,卻沒有意識到,他們正承受着怎樣巨大的精神壓力。

13歲的譚談,從小跟着母親在美國長大。

回國後,就讀於北京最好的中學之一,成績保持在年級前20。

不僅如此,她還擅長鋼琴、歌劇,有着上千本的圖書閱讀量,是同學們眼中“完美”的化身。

但少有人知道的是,譚談的母親是名校博士後,對女兒抱有極高的期待,爲了達成母親的願景,譚談幾乎沒有童年。

學習、練琴、讀書……構成了她生活的全部,直到被確診爲了抑鬱症。

還有一個人高馬大的男孩,每次發病都會去超市的兒童玩具櫃檯。

因爲這是他唯一的快樂記憶,源自於無憂無慮的幼兒園時期。

後來,父親接管了教育大權後,經常把一句話掛在嘴邊:“考不上清華、北大,就是社會渣滓。”

爲此,男孩只能拼了命地努力,努力,再努力。

最終,中考前一個月,男孩徹底崩潰了:“如果爸爸再看着我做數學題,我一個字也寫不下去了……”

這些孩子的悲劇其實也是很多家庭的縮影:

在密不透風的學習環境裡,成績成了衡量孩子唯一的指標。

當無法證明自己的優秀,巨大的焦慮又沒有一個出口時,孩子就只能不斷向內自我攻擊,最終自毀自傷。

就像北大教授劉擎說的:“內卷是要付出代價的。”

焦慮式養娃、盲目式搶跑,到頭來,透支的只能是孩子對生的渴望。

還記得那個寫下13個“對不起”後自殺的17歲女孩嗎?

女孩成績優異,年級排名一直在前100。

可這個看上去聰明又懂事的孩子,內心早已在各方壓力之下瀕臨崩潰,直到最近的一次模考中,女孩排名有所下滑。

她在紙條上寫下4個“對不起”,又在手機備忘錄裡寫下9個“對不起”。

隨後,獨自一人前往老家打開煤氣自殺。

升學的壓力、內卷的環境、焦慮的家長……

這些困境就像一座座沉重的大山,狠狠壓垮了孩子們的脊樑,讓他們在不被看見,不被接納中,漸漸被情緒的黑洞吞噬。

作家@李月亮曾分享過一位讀者故事:

這位讀者的兒子從小成績優異,她對兒子的唯一要求就是考上名校。

從小到大,不讓他做任何學習以外的事情,也不讓他和小夥伴一起玩耍。

好在兒子爭氣,最終真的成功考進了名牌大學。

可沒想到,兒子大學一畢業就接連失業三次,並且三次都是連試用期都沒過,隨後,孩子便開始破罐子破摔,也不出門找工作了,整天窩在家打遊戲。

讀者又焦急又無奈,找到兒子之前待過的一家單位詢問原因,對方卻說:

“你兒子工作能力很差,批評幾句,他就甩臉子。而且他不太懂事,開會老嗆領導,跟同事相處也不好……”

這一刻,讀者這才醒悟過來:

正是自己一直以來的“唯分數論”,把兒子逼成了一個高分低能的人。

平日裡,我們總說,幼升小很關鍵,上不了好小學就上不了好初中;小升初很重要,上不了好初中就上不了好高中;初升高最要緊,上不了好高中最後一定上不了好大學。

可問題是,上了好大學,孩子的未來的人生就會一帆風順了嗎?

中央教科院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

“我們調查了恢復高考以來的3300名高考狀元,沒有一位成爲行業領袖。”

不僅如此,全國100位科學家、100位社會活動家、100位企業家和100位藝術家,除了科學家的成就與學校教育有一定關係外,其他人所獲的成就和學校教育根本沒有正相關關係。

對此,上海市浦東區教育發展研究院程紅兵先生分析道:

“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就是沒有給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

這一階段的教育就是以填充式教育爲基本特徵的,由於巨大的就業壓力,導致巨大的升學壓力,學生要不遺餘力地把所有的時間用於升學準備……”

孩子的一生不是一塵不變的,而是動態發展的。

剛開始搶佔上游的孩子未必會一直遙遙領先,而那些慢半拍的孩子也未必會一直落後於人。

以孩子精神抑鬱、人格殘缺爲代價,去換取一個短暫的好分數,一所好大學,實在是得不償失。

文章開頭提到的視頻裡,還出現了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小遊戲:

心理諮詢師讓父母複述在孩子1-16歲時,自己最常對孩子們說的一句話。

1歲時是“寶寶真棒”,2歲時是“要小心喲”,3歲時是“今天你在外面跑得真快”,4歲時是“注意安全”,5歲時是“在幼兒園吃什麼晚飯啦?”

但到了6歲以後,就成了:

“趕緊起牀,再不起來就遲到了”、“快點做作業”、“作業做完了嗎?”、“這次考試排名怎麼樣?”、“找個補習班吧”……

你看,當孩子牙牙學語時,作爲父母,我們所求的不過是孩子健康、快樂。

可當孩子逐漸長大,進入學校後,我們和孩子之間的交流卻只剩下冷冰冰的“作業”、“成績”和“分數”。

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不瘋、不病纔怪。

所以,開學之際,我想給各位父母提個醒:

1. 過度的期待,堪比家庭暴力

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的專家應力老師所在的研究院在治療網癮中,發現了一個意外的結果:

抽樣治療的 1300多例 網癮患者裡,教師、醫生和公務員家庭出身的孩子比例佔到了 43%。

以教師爲例,他們習慣將分數當成唯一的目標,把孩子看成自己的學生。

而教師角色一旦代入到家庭,帶給孩子的壓力就會多於溫暖,對孩子犯錯誤的容忍度也會降低。

事實上,優秀的父母本沒有錯。

錯的是,迫切希望用自己成功的人生經驗來指導孩子,折斷了孩子飛翔的翅膀。

孩子不是我們手中的橡皮泥,他們也有屬於自己的人生。

2. 父母應該是孩子的避難所,而非焦慮傳導器

如今,所有人都被焦慮裹挾着向前。

可作爲父母,我們有責任爲孩子撐起一把傘,抵禦外界的傾盆大雨:

心理學家賀嶺峰曾分享過自己的一段經歷:

他的女兒小時候數學不好,考試經常不及格。

有一天,賀嶺峰又被老師叫到辦公室狠狠訓斥了一頓,但回家後,他沒有把負面的情緒發泄給女兒,反而安慰她:

“老師說你最近卷面整潔多了,覺得你學習態度比以前要端正認真。希望你今後做題的時候認真審題、多驗算,這樣成績才能提高。”

聽完這番話,女兒瞬間鬆了一口氣,繼續愉快地學習去了。

談到這段經歷,賀嶺峰感慨道:“一個人管你叫爸爸媽媽,你總得替他扛一點兒什麼吧?”

是啊。

社會的壓力和焦慮層層傳導,最薄弱的一環就是我們的孩子。

我們無法改變大環境,但至少,可以讓這些流動的焦慮在我們這裡停止。

3. 允許孩子跳出“軌道”,發掘新的可能性

曾幾何時,我們總以爲培養出能上清華、北大的孩子,纔算得上成功。

可現在看來,發掘孩子的興趣,培養孩子獨一無二的競爭力,何嘗不是爲人父母的一種責任和擔當呢?

教育專家李玫瑾曾在演講中提到,自己的女兒是個學渣,滿分120分的數學,女兒只考了15分。

她並沒有因此,逼女兒惡補數學。

而是尊重女兒天性,帶着她出去旅遊,還鼓勵女兒學音樂,發掘她的藝術特長……

就這樣,李玫瑾教授發現女兒在音樂方面有着獨一無二的天賦。

她便重點培養女兒這方面的能力,讓女兒上了一所藝術類院校,如今,女兒成了一名音樂老師。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寶藏,都有潛在的天賦。

我們無法要求每一個孩子都考第一,都進名校,但我們至少可以多鼓勵孩子、理解孩子、支持孩子,讓他活出自己的精彩。

最後,想跟大家分享一個“兩隻小雞” 的實驗:

在小雞們出生幾天後,研究人員把它們一隻一隻地輕輕捧起,死死地盯着它們的小眼睛,就像老鷹盯上獵物那樣。

當研究人員把小雞放下時,小雞全嚇得僵住了。

大約1分鐘後,它們才又蹦起來,四下走動。

這是從害怕到復甦的一次循環。

隨後,研究人員同時嚇唬兩隻小雞,結果它們一起裝死,大約持續了5分鐘左右。

最後,研究人員在嚇唬一隻小雞的同時,讓另外一隻在旁邊閒逛,結果被嚇的這隻小雞僅僅在地上躺了幾秒鐘就重新蹦了起來。

實驗結果說明:

受驚的小雞會通過身旁小雞的狀態來判斷自己所處的環境是否安全。

同樣,很多時候,孩子不是直接被外界的事物所嚇倒,而是受到了父母或身邊人的影響。

父母越焦慮,孩子越糟糕。

所以,真正厲害的父母,都做到了反焦慮、反內卷、反內耗。

願每位家長都能看透教育的真相,放平心態,把孩子們從充滿壓力與緊張的成人世界中解救出來。

也願我們的孩子,能在一個更加鬆弛、自在的環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