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融賦能 大巴車“氫”裝上陣

當下,新能源的開發利用已不再是可有可無的選項,作爲清潔高效的可再生能源,氫能正迎來發展的“風口”,爲全球能源結構轉型和環境保護帶來深遠的改變。電視劇《大江大河》中,在面對國有企業改革的重重困難時,企業家宋運輝明白了一件事,“資金永遠跟不上一個成長型企業擴張的步伐”,這與氫能企業當前的處境有着異曲同工之處。面對高昂的研發成本和基礎設施建設需求,氫能企業常常陷入融資困境之中。在這個關鍵時刻,銀行融資伸出“援手”,通過提供定製化的信貸產品、風險投資以及多樣化金融服務,爲諸如氫能等新質生產力企業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給企業打好“標籤”

在新研氫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研氫能”)辦公大樓門口,一輛外表光滑、線條流暢的大巴車靜靜地停靠在一旁,這輛大巴車與衆不同,它不依賴於燃油,而是以氫能源爲動力,排放的只有純淨的水蒸氣。

隨着車門緩緩打開,座椅舒適,內飾簡潔而現代,沒有記憶中燃油的味道,取而代之的是清新的空氣。大巴車平穩啓動,幾乎無聲地運行,不再有燃油引擎的轟鳴聲。司機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手”,他笑着介紹:“這輛車的心臟是一套先進的氫燃料電池系統,將氫氣和氧氣結合產生電力,驅動車輛前進,加滿一次氫氣可以輕鬆行駛400公里以上,而且加氫的時間只需要10分鐘,比電動汽車充電要快得多。”

作爲成立七年的新能源企業,新研氫能致力於氫能燃料電池電堆、系統和測試臺技術的開發和應用以及元器件,打造出氫能產業鏈條雛形,這背後除了自身實力外,離不開金融活水的協助。

在瞭解到新研氫能收入增長快、研發支出較大,企業存在大額資金需求後,工商銀行北京自貿試驗區支行第一時間進行內部評審,並設計了以夥伴e貸爲基礎、分批發放貸款的方案,在三天的時間內,爲企業發放了第一筆純信用的貸款300萬元。這筆貸款是新研氫能在國有銀行中獲得的今年首筆純信用貸款,採用線上方式,貸款成本低、效率高,在解決企業緊急需求的同時,爲企業進一步獲得其他銀行融資起到了良好的示範效應。

金融與實體,猶如魚與水,相互依存,密不可分。衆所周知,新質生產力企業主要資產往往是知識產權、專利技術,而科研成果的商業化存在不確定性,導致這類企業在傳統融資體系中難以有效評估和變現。

但當一家企業被銀行貼上“優質客戶”“成長之星”“創新先鋒”等標籤時,就是企業與銀行之間建立深厚合作關係的開始。工商銀行北京市分行科技金融中心負責人田海鵬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當一家企業展現出強大的科技屬性,並被賦予諸如“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等科技標籤時,這家企業將被視爲具備科技屬性。

“此時金融機構可以採用一套專門針對科技產業的金融服務方案,這包括但不限於知識產權融資、風險投資、科技類信貸等,以此支持企業的成長和創新。這種分類方法有助於確保金融服務與企業實際需求的匹配度,同時也促進了科技產業的健康發展。”田海鵬稱。

耐心和長期視角

一項創新產品,從實驗室到市場的距離,常被產業界描述爲“一公里”,但也往往是科創企業難以跨越的“死亡之谷”。這一點,對於重研發、輕資產的新研氫能而言,亦是感觸頗深。

目前氫能發展以國家示範爲主,前期企業墊資較大,滿足國家補貼標準後,才能實現資金回籠。新研氫能財務總監黨永崗介紹,“傳統銀行的融資條件,如要求企業盈利和現金流穩定,與科創型氫能源企業的實際經營矛盾,限制了融資可能性。爲了促進氫能源實體企業的發展,我們期望銀行能提供更長期、更便捷的信貸支持,弱化對負債率、利潤、現金流等指標的要求,形成穩定的合作伙伴關係”。

對於科創企業,傳統的財務指標和估值方法已不再適用,這需要銀行有更大的耐心和長期視角,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在賦能新質生產力企業上,多家銀行也採取了更爲創新和前瞻性的方法來進行風險管理和價值評估,比如對於生物技術企業,關注臨牀試驗進展;對於軟件企業,則看其SaaS(軟件即服務)訂閱模式下的客戶獲取成本和生命週期價值。

工商銀行北京市分行也構建出多元化估值體系,融合商行、投行思維,發揮股債聯動優勢,推出“前沿通”產品,以信用方式,個性化解決前景可觀但當前收入較弱企業的融資難題。

“隨着數據資產正式納入企業資產負債表,其價值得以量化,金融機構可以基於數據資產的評估價值給予融資。此外,對於已經經歷多輪融資的科技企業,其股權也是一項有價值的輕資產,可以在一級市場上進行質押,以股權的市場估值爲基礎,爲企業提供額外的融資途徑”,田海鵬說道。

可見,價值評估邏輯的轉變不僅解決了新質生產力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還引領了金融服務創新方向,爲科技企業和金融機構之間的合作開闢了新的空間。

資金的支持,保障了技術從實驗室到現實場景的落地。在過去的一年中,搭載新研氫能燃料電池系統的50輛大巴車在北京安全運營50萬公里,在持續運行過程中,始終保持動力性能優良、無故障、低能耗、低噪音、行駛平順等優勢。

全鏈條賦能者

“資金是血液”,對任何新質生產力企業來說都是如此。

破曉乘風,萬象更新,從融資支持到技術落地,現今,銀行正經歷着角色的深刻轉變,從傳統的金融中介躍升成爲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全鏈條賦能者,這一轉型要求銀行不僅僅侷限於爲企業提供金融服務,而是要深度嵌入由政府、科研機構、創新平臺和科研工作者構成的生態網絡之中。

田海鵬表示,服務新質生產力,金融機構需要關注兩方面:一是支持走在前沿的創新者,二是助力落後產業的轉型升級,確保服務全面覆蓋。

在他看來,銀行的角色正在從單純的企業服務者轉變爲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全方位支持者。這意味着不僅要服務企業,還要融入政府、實驗室、創新中心、聯合體乃至科技人才和科學家的生態系統,形成GBC(政府、企業和個人)的綜合服務體系。這要求銀行深刻理解並積極響應國家的科技戰略,預見未來5到10年的科技發展重點,爲體系變革、科技人才培養和科技產業佈局提供支持。

然而,這一轉變並非易事。傳統上,中國的融資結構以間接融資爲主,即主要通過銀行等金融機構進行借貸活動。然而,對於新質生產力而言,間接融資可能存在一些侷限性,比如風險評估模型可能不適用於高成長但初期財務指標不佳的科技創新企業,也對銀行風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對此,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評價,銀行應建立完善的風險評估體系,從企業的財務狀況、市場前景、技術創新能力等多個維度進行全面評估。同時,利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對企業信用狀況和經營情況進行實時監測和分析,提高風險識別的準確性和時效性。探索利用區塊鏈技術提高供應鏈金融等業務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降低信貸風險。

“監管部門認識到科技金融領域的高風險特性,爲此針對小微型科技企業設置了3%的不良率上限,鼓勵金融機構在可控範圍內積極創新,爲科技企業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對於科技金融未來的發展,田海鵬充滿信心,他表示,“儘管科技金融面臨較高風險,但其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不容忽視。通過合理的風險管理措施,金融機構能夠在控制風險的同時,享受到科技和普惠金融帶來的增長機遇,實現風險與收益的平衡。”

未來已來,在賦能新質生產力的征途上,銀行不再僅僅是傳統的資金提供者,而是化身爲創新的催化劑,連接着科技的前沿與經濟的脈搏。

北京商報記者 宋亦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