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碑炸裂!一本專爲9-16歲青少年進行人文啓蒙的原創雜誌

德魯·福斯特是哈佛三百年來第一位女校長,在2019年哈佛大學本科畢業生的畢業典禮上,她說,

人文教育要求你們自覺地生活,賦予你尋找和定義所做之事的內在意義的能力。它使你學會自我分析和評判,讓你從容把握自己的生活,並掌控其發展路徑。在這個意義上,“人文”纔是名副其實的liberal——(自由)。它們賦予你展開行動、發現事物意義和做出選擇的能力,是你們人生的北極星。

在目前的教育環境裡,望子成龍的家長們把精力和資源都集中在爲孩子充實知識,而像哈佛校長福斯特所說的人文教育卻被忽視了。比如怎麼學會真正把一件事情想明白,學會推理和審視,學會辨析事實和觀點之間的區別,學會判斷一個論點背後的證據是否可靠,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但這些都是在學校學不到的。而這恰恰就是《少年新知》雜誌創刊的初衷——培養青少年的人文素養、思維能力和健康的心智。

01

《少年新知》是一本什麼樣的雜誌?

《少年新知》(以下簡稱《少年》)是三聯生活週刊憑藉其濃厚的人文底蘊,在2020年6月推出的一本針對9-16歲青少年進行人文思維啓蒙的原創雜誌。

有人會問:爲什麼你們要選擇爲9-16歲的孩子做一本雜誌呢?因爲我們意識到,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可能是對世界最感到迷惘的時候。

就像《少年》創刊號封面想表達的——

這是一個少年面對廣闊世界的感受,好奇、興奮、有一點不安,有一點害怕,但更多的恐怕是焦躁和迫不及待——世界那麼大,還有那麼多神奇,你沒有見識過;還有那麼多情感,你沒經歷過;還有那麼多未知,等着你去探索。

然而在當前的K12體系裡,教育以應試爲導向,以傳授知識爲目的。美國學者丹尼絲·波普曾經將這種學習稱爲“做學”,即孩子們在把“學習”當成一件事來做。在這種“做學”模式下,他們的行爲方式與更像是一個機器人:知識以指令的形式進入他們的大腦,他們直接把知識照搬到家庭作業、學校考試及標準化考試中。但這並不是真正的學習。

真正的學習,真正的求知,應該是個人化的,應該與一個人的情緒、情感、慾望、信仰相關,應該從一個人所關心的意義出發。而想要做到真正的學習就必須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和健康的心智,但這些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中卻很容易被忽略掉。

基於這種教育環境,《少年》應運而生。

《少年》設置了“思考、專題、新知、專欄、閱讀”5個欄目,涉及科學、哲學、心理、藝術、文學等多個領域,從人文歷史到自然科學,話題新穎獨特,文字有深度卻好理解,幫助孩子拓展知識邊界的同時,引導他們獨立面對真實的世界,學習批判性思考,學習探索自我,學習如何與朋友相處,與世界相處,學習追問人生的意義。

02

《少年》有什麼?

1、思考專欄——擺脫“做學”,學會獨立思考

武志紅在《巨嬰國》一書中曾提過:凡是心理不成熟的、缺乏思考能力、有依賴性的人,未來都會有不好的結果,最終將會“巨嬰現象的的產生”。而“巨嬰”現象的出現,往往是孩子對於家長過於依賴。

學會獨立思考的能力在人的一生中佔據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如果一個人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便會善於發現問題,並且能夠通過獨立思考、分析找答案,他的視角會比別人寬廣,思維也會更加縝密。

《少年》希望通過思考專欄,從:What、How、Why、What if、Wow等幾個角度,幫助青少年真正把一件事情想明白,學會推理和審視,學會辨析事實和觀點之間的區別,學會判斷一個論點背後的證據是否可靠,學會自己解決問題……

《WHAT:你的人生是一個什麼故事?》

《HOW:如何獨處?》

《WHY:爲什麼粉絲這麼瘋狂?》

《WHATIF:假如可以有分身》

比如在今年第三期雜誌的思考專欄裡,有一篇標題爲《假如霍格沃茨發展高科技》的文章。這篇文章選擇了孩子們都很熟悉的哈利·波特爲背景,想象如果現代技術帶到魔法世界會怎樣。有個5G網絡傳達信息貓頭鷹是不是可以休息了?如果霍格沃茨開設網課通過APP來學習魔法知識,普通的“麻瓜”是不是也能學習魔法?隱身斗篷能否實現批量生產?……以非常有趣的視角讓孩子瞭解現代科技對我們生活帶來的改變。

文字詼諧幽默,很快就能抓住孩子的眼球。

魔法世界需要電腦、互聯網和5G! 哈利·波特應該鼓勵霍格沃茨的學生畢業後進入麻瓜大學,學習IT技術和通信工程。 魔法師的方便之處在於他們不必藉助重型機械,用魔法就能迅速搭好5G通信塔,拉好線路,雖然光纖要從人類世界獲得。 有了網絡的魔法世界能更便捷地通信,貓頭鷹們可以多休息了,不必奔走投遞一封封寫在厚實羊皮紙上的入學通知。

2. 專題——多角度認識自我,理解世界

每期《少年》都會選擇一個主題,從青少年的視角出發展開討論。所選主題既貼近時代,又引導他們去理解這個變化莫測的世界。

在不同的朋友身邊,你是一個不同的人。每一個朋友都將你的人生帶向不同的方向。每一段友誼都讓你變得更豐富、複雜、漸趨完整。到底什麼是友誼?如何分辨友誼的不同形態?如何處理友誼中各種複雜的面向,包括嫉妒、控制,甚至背叛?……也許在“友誼”這期雜誌裡,就能幫你解開困惑。

理解世界,認識自我,不僅是智力的,也是身體的。在“運動”這期封面裡,你會了解到許多關於運動的冷知識,比如,打棒球有利於培養對數學的熱愛;如果想變得聰明,可能沒有比運動更好的良藥;全世界參與人數最多的運動是游泳……

每期都會有一個ONE JOB和ONE PLACE,通過對開的整頁插畫,讓青少年更直觀地瞭解一個職業和一個場所。

3. 新知——聚焦前沿技術,把握時代脈動

新技術是我們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文化環境。《少年》雖然是一本人文雜誌,但並不排斥科普內容。新知欄目不是簡單的解釋“爲什麼”的板塊,而是爲青少年介紹對社會乃至整個人類產生深遠影響的新技術、新思想,對話各個領域代表性人物,幫助青少年拓展知識邊界。同時也會與青少年討論社會熱點,瞭解真實社會。

愛迪生和特斯拉誰更厲害?數學的起源究竟是拜物質需求所賜還是人類智力飛躍帶來的結果?你相信用480個基因就能製造出一個簡單的生命嗎?未來我們會變成“外星移民”嗎?……

我們與擁有全世界最好的工作的大衛·愛登堡爵士對話,感受到他對自然世界的熱愛;我們採訪了“硬核”的“貝爺”,看到了他面對荒野所展現的勇敢、謹慎、和堅韌;我們向尤瓦爾·赫拉利提問,當舊故事全部崩潰,新故事尚未建立,在這樣令人困惑的時代,我們要如何生活?……

4. 專欄——拓展視野,培養跨學科思維

專欄內容包含哲學、心理、藝術、文學、遊戲、科學等多領域,呈現出多元的優質內容,每個人都能在專欄裡找到自己喜歡的內容。

獨立思想訓練營:學習用哲學思維去思考問題。

那些還沒有答案的科學問題:簡單易懂的文字爲你解答各種科技前沿問題。

親愛的弗洛伊德醫生:從心理學角度分析青少年行爲,引導他們養成健康的心智。

如何與世界相處:教他們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如何與同齡人建立平等、友愛而持久的關係,如何表達愛、接受愛,如何化解悲傷與怨恨……

不止好玩:帶你玩有品味的遊戲。

寫作的藝術:解讀經典文學作品,挖掘文學作品中“隱秘的角落”。

看見:教你如何去欣賞藝術品。

5. 閱讀——智識之光,情感之源

如尼爾·蓋曼所說,“那些你在恰好年紀讀的故事,永遠不會離開你。”

《少年》雜誌每期精選散文、小說、書信、漫畫來豐富閱讀體驗;書訊爲青少年推薦經典好書;“我的生活”多是小讀者投稿,鼓勵孩子多表達。

03

《少年》主創團隊

1. 強大的內容生產團隊,保證內容質量

《少年》的執行主編陳賽,是《三聯生活週刊》主編助理,負責週刊關於心理、教育、藝術領域的專題的編輯和寫作。並特邀國內外知名的教育、心理專家、人文學者爲雜誌撰稿,保證內容的高質量和高品質。

2. 新穎活潑的排版設計

除了優質的文字內容,精美的圖片也是《少年》的一大亮點。《少年》聘請專業的視覺設計團隊負責排版設計,特邀國內外知名插畫師爲雜誌繪製插畫,精美的插畫靈動活潑,新穎的排版抓人眼球。

3. 口碑炸裂,好評不斷

2020年《少年》上市後,銷量持續走高,也收到了無數讀者對雜誌內容的好評與肯定。很多家長表示,不僅孩子喜歡看,大人也看得津津有味。有讀者說,幾乎每篇文章都深入淺出、文辭優美。看得出,編輯們絲毫沒有吝惜氣力,真心想做出一本好的少年讀物。